上个月心血来潮买了本《六艺修行书》,朋友圈晒了个封面就被一堆人留言“你肯定坚持不过三天”。嘿我这暴脾气,当场就拍了胸脯说要打卡记录全过程。结果刚翻开书就差点栽进坑里,得亏后来请教了懂行的刘老师,不然现在还在错误姿势里扑腾!今天就把我踩过的雷和救命锦囊全倒出来。
一、开头就翻车,礼射全练歪
书寄到的当天晚上,我盘腿坐地上就开始瞎比划。“礼”篇让练“九容”,我照着文字描述硬凹造型,脖子梗得像落枕,腰弯得跟虾米似的。第二天起来差点直不起腰,还以为自己“修行有成”结果闪了腰。
更离谱的是射箭部分。看插图以为射箭要模仿大侠风范,在家找了根晾衣杆当弓,对着墙练拉弓。朋友视频通话看见直接笑喷:“你后槽牙都要咬碎了,知道的以为你练射艺,不知道的以为你跟墙有血海深仇!”
二、专家急救,当场揭穿三误区
实在绷不住去请教了教传武的刘老师。老头捏着我买的书直咂嘴:“又是个被网红版带沟里的”,当场给我泼了三盆冷水:
- 误区1:“礼仪造型=摆拍打卡” — 刘老师一巴掌拍直我弓着的背:“古人揖让是关节自然垂落!你绷得跟电线杆似的,秦始皇陵的跪射俑都比你有弹性!”
- 误区2:“射箭只练臂力” — 他让我单脚站茶几上感受重心:“看见没?脚趾抠出秦始皇陵了?力量是从脚底板拧上来的,你光使胳膊劲,练三年也射不穿煎饼!”
- 误区3:“乐谱当钢琴谱” — 我炫耀自己在识古代乐谱,老头翻到“宫商角徵羽”直摇头:“这是讲指法位置!你拿简谱套古琴,跟用筷子吃牛排似的,仪式感拉满结果嚼不动!”
三、救命三招,避坑实测有效
被骂醒后我老老实实跟着刘老师重练:
- 改练“动态礼” — 早起对镜子作揖30次不卡关节,配合呼吸收放。第三天突然开窍,感觉脊椎像弹簧,动作顺得想给自己鼓掌。
- 射箭先练“踩砖头” — 真按老师说的踩两块砖练站位,大腿抖得跟手机震动似的。但坚持一周后再拉弓,神奇!胳膊轻得像在挥羽毛,竹箭居然稳稳扎进泡沫板。
- 乐艺从扒谱变扒弦 — 扔掉五线谱,直接在古琴App上跟着动画走指法。现在能磕磕绊绊弹《阳关三叠》,虽然邻居说像弹棉花,但好歹调子没跑了!
折腾俩月总算悟了:这书不是武功秘籍,是身体使用说明书!按字面意思蛮练,还不如小区大爷打太极来得养生。现在每天练半小时,朋友说我弯腰捡东西都有股古人风范——虽然主要是腰肌劳损还没好全。
建议想入坑的:先找个懂行的骂醒你,比闷头练三个月管用一百倍。对了,刘老师现在收徒费涨到五百一小时,都怪我在朋友圈秀进步…(捂紧钱包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