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佩恩为什么经典?3大理由揭秘神作地位!

昨儿个摸鱼刷游戏论坛,又看见有人在吹《马克思佩恩》,底下吵得跟菜市场似的。我寻思这二十年前的老游戏有啥好争的?干脆翻出吃灰的Xbox360,插线开机擦灰一气呵成,准备亲自验证下这“经典”到底是情怀滤镜还是真本事。

一、子弹时间不是花架子

开机直奔训练关,上来就被这慢动作整不会了。以前觉得不就是个耍帅技能么?这回刻意关了辅助瞄准,左手摇杆瞄准右手拇指随时悬在RB键上。好家伙!第二章停车场枪战,刚露头就被俩黑西装集火,本能一个飞扑按下RB,空气突然变粘稠,子弹轨道拖着白烟擦着耳朵飞过去,能清楚听见自己心跳砰砰响。手忙脚乱把摇杆往右掰到底,视角慢悠悠转过去,趁这功夫喘口气对准敌人裤裆——真不是故意打那儿,纯粹是手抖!三枪点射后解除慢动作,爆浆声和玻璃碎裂声同时炸开,后背汗毛都竖起来了。

  • 飞扑开枪像耍杂技:沙发太软使不上劲,整个人从懒人沙发滚到地毯上,手肘磕茶几疼得龇牙咧嘴。但这动作在游戏里是真帅,子弹时间里还能看见主角风衣下摆飘起来的褶皱。
  • 止痛药当糖豆嗑:血条见底就满世界翻柜子,找到药瓶的咔哒声比外卖敲门还亲切。有回只剩丝血,连滚带爬扑向闪光药瓶时,被门后老阴比一喷子送走,气得捶地板!

二、剧本把黑色电影拍脸上

重新开了遍第一章。以前光顾突突突,现在仔细看分镜惊掉下巴:开场婴儿啼哭混着电话忙音,镜头从雨夜窗框推进去,主角瘫在沙发上的影子被闪电割成碎片。这运镜比现在某些网大强多了!更绝的是过场直接用漫画分格代替演算动画,黑白粗线条配上“我的骨灰盒会比鞋盒还便宜”这种台词,叼着烟打字的侧脸特写让我暂停抽了根烟——没他的沧桑,纯装样子。

半夜玩到女儿墓碑前独白那段,手柄震得手心发麻。雨点砸在墓碑的咚咚声跟心跳重合,突然理解这老哥为啥见人就开无双了。这剧情放现在可能老套,但二十年前能把游戏演成硬汉小说,属实狂!

三、物理引擎疯起来自己都怕

本来觉得打枪爽就完事了,直到第五章夜总会关。端着泵式霰弹枪冲进舞池,一枪轰飞钢管舞男——重点来了!这老哥中弹后像个破麻袋似的倒飞出去,左腿缠在栏杆上转了三四圈,脑袋插进玻璃鱼缸里,两条热带鱼在他鼻孔前面游来游去。我举着手柄当场石化,连补枪都忘了。

后来专门存档测试物理效果:

  • 对油桶开枪引发连环爆炸,气浪把尸体掀到吊灯上挂着
  • 挨个打爆吊灯砸人,灯罩卡在敌人脖子上疯狂旋转
  • 最绝的是尸体下楼,能滚出十八种不同姿势
现在游戏物理更真实,但少了这种荒诞的快乐,跟拆家二哈似的越离谱越嗨!

通关后瘫在沙发上发呆。隔壁00后实习生探头问:“叔你玩魂系?脸咋煞白?”我揉着酸痛的虎口骂骂咧咧:“魂系算个球!你试试被二十个持枪歹徒堵洗手间,三颗止痛药硬扛十二分钟!”菜鸟凑近一看满屏马赛克血迹,嘟囔着“这画质不如手游”就溜了。啧,小鬼根本不懂——这满屏的马赛克,可都是老子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