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贝太厨房的配方给我整急眼了,菜谱写得跟天书似的,材料克数是写了,但揉面手法屁都没提。我照着方子愣是烤出三炉铁饼,气得我差点把烤箱塞闲鱼。
一、翻车翻到姥姥家
上周六不信邪又试了牛奶吐司。面粉酵母牛奶哐哐倒进厨师机,定时二十分钟就躺沙发刷剧去了。回来一看面团死气沉沉瘫在桶底,手指一戳就这德性(当时拍照留了罪证):
- 面温摸着像发烧
- 揪块面扯两下就断
- 闻着有股馊馒头味
硬着头皮塞烤箱,烤完拎出来直挺挺站着,刀切下去直掉渣。
二、蹲烘焙论坛挖干货
连夜翻烘焙论坛老帖子,看见个十年老师傅留言:"面温控制住就赢一半!"赶紧拿红笔抄冰箱上。第二天特意把冰柜调到-22℃,连搅拌桶都冻了半小时。配方里液体全换冰碴子牛奶,秤料时手指冻得通红。
关键操作来了:
- 厨师机绑冰袋开慢速
- 每30秒暂停刮桶壁
- 五分钟加黄油直接剪刀剪碎块
搅到十分钟时鬼使神差停机,揪块面试着扯膜。嚯!真能透出手指纹路!赶紧停机怕打过。
三、发酵学会看呼吸
用老式搪瓷盆装面团,盖保鲜膜扎三个针眼。学论坛招数在边上放小杯热水。隔半小时偷看,面团顶着小气泡慢慢拱。
原配方说要发一小时,结果四十分钟就长到两倍大。沾满面粉的手指头慢慢压下去,面团轻轻回弹还留个小坑——以前傻等闹钟响的时候压根没这效果!
四、二发藏了笨办法
整完形塞吐司盒,放烤箱开发酵档。结果十分钟过去盒子底部还冰凉。急中生智把蒸锅加水烧到50度关火,垫两层厨房巾再把吐司盒架上去。锅盖留条缝盯着,二十五分钟直接顶到盒盖了!
烤完立马倒扣晾凉,切片时刀都不用使劲。本来做好吃三天吐司的打算,结果第二天就被儿子撕着当零食造光了。血泪总结就两条:
- 面团全程别超26度!
- 发酵看状态别看钟!
昨天拿同个法子祸祸肠仔包,邻居来串门连吃仨还顺走半盘。要早两年明白这道理,阳台也不至于堆三袋过期高筋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