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手头上的事情太多,工作生活都乱成一锅粥。特别是那个大项目,deadline都快到了,我还整天愁眉苦脸。那天刷手机,看到有人说“化整为零”挺好使,意思就是把个大问题拆成零碎的小块儿来处理,这不就是简单粗暴点吗?我寻思试试,看看管不管用。
怎么着手开始
我先翻出记事本,列了几个头疼的问题。最大的一个就是给客户设计一个网站,需求文档密密麻麻的,看得我眼都花了。我直接拍板决定,别整那么复杂了,把这个大项目砍成三个小步骤:需求分析、前端设计、后端调试。这样一拆,脑子里瞬间清爽了不少。
动手分解实践
头一天,我就撸起袖子干起来了。需求分析这块儿,我分了更小的任务:先搞调研问卷、再找客户面谈、整理报告。调研问卷就花了一上午,问的都是日常问题,挺容易的;面谈也简单,分两次见客户,没压力。接着搞前端设计,我分成设计logo、搭页面框架、填内容细节三个小活儿。设计logo找点免费素材拼凑拼凑,不到两天搞定;搭框架用了点儿模板,挺省事的;填内容也慢悠悠来,一页一页怼进去。
后头出岔子了——后端调试这块儿卡壳了。我拆成数据库设置、功能测试、bug修复三部分。设置数据库时,服务器老掉链子,我干脆跳过,先测功能。测试阶段也不顺,代码报错一堆,我分早晚各查半小时,慢慢修。bug修复最头疼,我把错误分门别类:逻辑错误、UI问题、性能拖延——一个个排查,别硬刚,今天解决逻辑的,明天碰UI的。这么折腾两礼拜,总算把大项目化整为零搞完了。
实现的效果
忙活完,我总结出三大好处,真不是专家吹的,咱亲身体验:
- 专注度高了:小事儿盯着干,没那多分心;
- 进度清晰了:每完成一步,本子上打勾,倍儿有成就感;
- 压力轻了:大事变小事儿,晚上睡觉踏实多了,没再犯怂。
现在回头看,这套方法真救了命。下回再遇大麻烦,我肯定先切碎了整,不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