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亲吻会有什么后果?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今天这事儿,得从我工位斜对面那对小年轻说起。那天午休,食堂人挤人,他俩嫌吵,偷偷溜回办公室。我正好回去拿充电器,一推门,好家伙,俩人跟连体婴似的贴在我们部门那个号称“监控死角”的文件柜后面啃得热火朝天。行政部王姐,就是那个眼神比监控探头还毒的大姐,端着她那万年保温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脸黑得像锅底。我当时脚底板都抠出三室一厅了,假装啥也没看见,抓起充电器就往外冲。

一、血的教训在前头没当回事

你以为故事到这儿就完了?这才刚开头!我寻思,小王他们被王姐当场活捉,顶多就是写个检查、部门通报?天真!没过三天,人力主管直接来我们这层“喝茶”,俩人轮流进去谈了半小时,出来的时候脸都白了。更绝的是,没过两周,其中一个悄咪咪被调去了离总部八丈远的郊区新办公点,美其名曰“业务拓展急需人才”,傻子都懂怎么回事。

当时我还跟隔壁工位老李嚼舌根:“至于么,不就亲了个嘴?”老李嗤笑一声,用他那沾着茶叶末的保温杯敲了敲桌子:“至于?你小子等着瞧,雷多着!”

二、自己一脚踩进雷区的惨痛经历

得,打脸来得飞快。上个月项目庆功宴,几杯黄汤下肚,人都飘了。散场时跟我对象(也在同一公司不同部门)在写字楼后巷难舍难分,昏暗的路灯,酒精上头,心想这总不是“办公区域”了?结果第二天午休,手机突然弹出来自对象部门老大的会议邀请,心里咯噔一下。

硬着头皮点进去,视频会议就我、我对象、她老大,三个人。那气氛,比冰箱冷冻层还冷。她老大直接把手机往桌上一推,屏幕上是张高清大图——昨晚巷子口,我俩抱着啃得那叫一个投入,路灯把脸照得清清楚楚,背景就是我们公司Logo墙!拍照的绝对是公司夜班保安老张,那角度刁钻得堪比狗仔队。

后果?简直是连环炸:
  • 对象部门老大脸沉如水: “公司不是酒店,注意形象!再有下次,绩效评级你们自己掂量!”
  • 我直属领导“笑”着找我“谈心”: “年轻人嘛理解,但别让人抓小辫子嘛……” 那笑容,比骂我还瘆人。
  • 风言风语传得比邮件还快: 午饭去食堂,感觉半个餐厅都在瞟我,咖啡间接水都能听见有人压低声音笑“巷战英雄”。
  • 隐形惩罚来了: 季度评优?名单上我俩名字神隐了。原本板上钉钉让我俩一起牵头的新项目?黄了,换了“更有精力专注于工作”的同事。

三、摸清了这些雷区千万别碰

赔了面子又折了奖金,真金白银买的教训!我算是彻底整明白了办公室这地儿,只要沾了公司边儿,甭管工位、厕所门口、楼梯间、楼下花坛,甚至马路对面公交站!只要是同事可能出现、保安摄像头扫到的地方,通通算雷区!

  • 别信“监控死角”: 死角没监控,但人有脚!保洁、保安、加班同事,哪个不是移动探头?
  • 别信“没人看见”:
  • 写字楼里人多眼杂,你以为的隐秘角落,分分钟成“现场直播”。
  • 别信“地下恋情”: 在办公室,没啥秘密能藏住三个月,更何况是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八卦。

现在我对象给我发消息约午饭,我都只敢回:“收到,食堂第三排见。” 肢体接触?不存在的!隔着一米远,眼神交流都怕被解读成“眉目传情”。血泪史换来的真理就一个:办公室就是个放大镜加扩音器,你一个亲密小动作,传出去可能就是核弹爆炸级别的大新闻。工作场合谈工作,想腻歪?回家关起门来随便腻歪!别学我,奖金飞了,脸也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