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期实打实用血泪教训换来的经验,必须给大伙说说丸子里头的门道!上个月家里涮火锅,我跑去超市冷柜扒拉了半天,看着花花绿绿的合成丸子包装挺漂亮,价格还比肉摊便宜一大截,脑子一热就拎了两包回家。
第一步:剁肉剁到怀疑人生
先拿传统丸子开刀。大清早直奔菜市场割了三斤后腿肉,老板还送我一小块肥膘提香。回家哐哐哐剁了半小时,手腕都快抬不起来了才剁成肉糜——这玩意儿纯属体力活!接着用筷子猛搅肉馅,分三次加冰水摔打上劲,葱姜花椒水调味,再捏成团下锅煮定型。光折腾这一盆丸子就花了我三个钟头。
第二步:合成丸子现形记
隔天拆超市买的合成丸子可就轻松多了,包装袋一撕直接倒锅里煮。但水一开我就发现不对劲:
- 红油冒得跟喷泉似的,水面浮着层诡异的橘红色油花
- 用筷子戳开丸子芯,里面像橡皮泥似的泛着死白
- 捞起来放凉后硬得能当弹珠弹,咬下去满嘴都是淀粉渣的颗粒感
第三步:真金白银比账本
把两边的账单拍桌上算账时我直拍大腿:
传统丸子成本:
后腿肉三斤花96块(32/斤),配菜调料算4块,总共出丸子供20颗。折合每颗5块钱。
合成丸子成本:
超市促销装标价"18块/斤",撕开包装拎秤上一称——好家伙!加上冰衣和包装实际丸肉净重才六两!折合实付30块/斤!关键是煮完缩水成小核桃大,一次火锅就得消耗十五六颗。
第四步:煮完的汤露馅了
最让我冒火的是汤底对比:传统丸子汤煮成奶白色,鲜味越煮越浓;合成丸子那锅汤第二回煮面时满锅浮着白沫,喝着有股塑料味。查了配料表才明白,里头大豆蛋白+卡拉胶+复合磷酸盐+牛肉香精组合拳,难怪煮完汤跟化学实验室似的!
血泪结论
省钱?
别被包装价忽悠!算完净重和缩水率,合成丸子每斤实际贵了快一倍!
健康?
传统丸子就肉+盐+葱姜水。合成丸子配料表划拉三行都看不完,一堆添加剂吃进肚子犯嘀咕。
暴言:
合成丸子除了省时间全是坑,这玩意儿就该叫淀粉胶合剂!真要省钱直接买整块肉回来切厚片都比它强——至少吃进肚子不会半夜犯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