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来潮想聊聊《可以可以吗》这首歌,纯粹是因为昨天熬夜追剧又听见它当插曲,突然好奇到底谁唱得更对味儿。我这人就这样,一听歌喜欢较劲,非得扒拉明白不可。
一、先找到原唱祖宗
我琢磨着要对比,总得先拎清楚原版长啥样对?打开我那用了好几年的音乐软件,一通狂搜“可以可以吗 原唱”。结果跳出来一堆七七八八的名字,看得我眼花。我记得挺早以前听过一耳朵,感觉原唱嗓门挺特别的,带点沙沙的劲儿。耐着性子挨个点进去听片段,总算锁定了一个叫“张天”的版本,发行时间也是最早的。就它了!我顺手就把这版下载到本地歌单存省得待会儿找不着。
二、翻唱版本海里捞针
定了原唱目标,就开始满世界找别人咋唱的。这歌可真够热闹的,翻唱的版本比我预想的多多了!我搬了把舒服椅子坐电脑前头,耳机往脑袋上一扣,开始了我漫长的“大海捞针”行动:
- 知名歌手组:搜罗了几个唱功公认不错的歌手版本,像薛之谦、邓紫棋,对,还有个选秀老手单依纯,这些大咖的肯定得听听。
- 小众惊喜组:专门去那些“素人翻唱”区或者直播片段里扒拉,真让我撞见几个名字没听过但唱得特别有意思的,声音处理各有千秋,有的加了转音,有的改了节奏。
- 电视剧插曲版:想起来剧里放的好像也不全是张天原版?赶紧翻回去看剧尾字幕,果然,标注了另一个女声版本。得,这也得加进对比列表。
一通操作下来,手机里存了十几个版本,耳朵都快听麻了。
三、开搞硬核对比
素材搞定,咱就得下点狠功夫了。我把原唱和挑出来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翻唱,排着队一遍遍过,还专门开了个笔记本边听边画叉叉点点:
- 情感大比拼:原唱张天那味儿太独特了,就那种“爱死又恨死”的撕裂感,像是在喉咙里憋着火唱出来的。翻唱里头,单依纯那小嗓子处理得是真细腻,小心翼翼往你心窝子里钻的感觉;薛之谦,还是他那标志性的苦情路线,感觉下一秒就要跪地上唱了;邓紫棋直接火力全开,技巧拉满,听着过瘾是过瘾,但我总觉得那点原曲里的“纠结”劲儿好像被冲淡了?
- 技术流拆解:高音部分谁顶得上去又不破?尾音抖那几下谁抖得更自然?那个关键的假声转换,谁切得最滑溜?挨个在歌本上打勾打叉。
- 我的耳朵说了算:回归最朴素的——哪个听着最顺耳,能让我跟着哼还不起鸡皮疙瘩?哪个版本听了心里最挠得慌?
四、拍板定调我的结论
揉着发酸的耳朵,盯着记得密密麻麻的本子,我心里差不多有谱了:
原唱地位真不是白给的。张天那种近乎本能的情绪爆发,那点嗓子里的毛刺感和决绝味儿,翻唱还真就差点意思。你翻唱技术再牛,想复制那种“原始冲劲”,难!就那股不管不顾的劲头,绝了。
翻唱里头我挑俩心头好:
- 要论味道还原度高的,单依纯那个版本把我惊着了。小姑娘年纪不大,处理这种复杂感情居然很有想法,细节抓得贼准,情感走向和原版很搭,听着很舒服。
- 想听点不一样感觉的,那个不知道名儿的小众女声版本(在某个播主空间里找到的)让我亮了灯。她完全改了一部分旋律线条,节奏也慢了点,配器就简单一把吉他,反倒唱出一种特委屈、特隐忍的感觉,跟原版比是另一个极端,但意外地很打动人,单曲循环了好一阵。
薛之谦,唱得是标准“薛氏情歌”味儿,技巧肯定没毛病,但就...太“薛之谦”了,把原曲特色盖住不少;邓紫棋版本爽是真爽,高音通透得像玻璃,但歌曲里那股子挣扎拧巴的劲儿被她强大的声压冲得有点淡了。
结论就是:想体验最“正”最冲的味儿,还得是张天原版;想找舒服耐听的经典翻唱,单依纯靠谱;想尝点新鲜特别的,推荐去扒拉扒拉那种带点个人创作性质的冷门翻唱。耳朵收货嘛就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