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老相册,突然瞅见一张我爷穿军装的老照片,背后模模糊糊有个坦克轮廓。老头早不在了,想问也问不着,干脆自己动手查查这铁疙瘩到底是啥来头。
一、起个头就碰一鼻子灰
打开电脑搜"英军坦克 二战",跳出来密密麻麻的型号名,直接给我整懵圈了。眼瞅着有个叫十字军的名字挺扎眼,点进去一看简介更糊涂——说是巡洋坦克,跑的贼快但皮薄馅大。我琢磨着这不就是脆皮鸡嘛当年我爷要是开这玩意儿上战场…啧,不敢细想。
二、刨根问底挖黑历史
立马掏出小本本开始啃资料:克里斯蒂悬挂系统这词儿听着唬人,就为了让轮子跑起来更浪。最离谱的是这车用汽油机,引擎盖上焊几块铁皮就当装甲,德国佬的穿甲弹随便蹭蹭就能点鞭炮。
- 跑得快是真的猛——砂石地上能飙到40多码,比野狗还欢实
- 装甲纸糊也是真的惨——正面防不住20mm小水管
- 炮管细得跟擀面杖似的——早期型号的主炮连德军坦克的皮都蹭不破
三、拼死拼活找证据
翻墙扒拉半天油管,真给我挖着段修复老坦克的纪录片。工人掀开锈成渣的引擎盖,好家伙!三台并列的劳斯莱斯发动机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修车老头边拧螺丝边骂街:"这破设计!换个火花塞得拆半边车!"
更绝的是在北非战场实录里,英军坦克兵往履带侧面焊铁皮箱子冒充装甲,被德国人戏称"移动杂货铺"。这帮大兵硬是顶着40℃高温,把自己塞进铁皮蒸笼里打仗。
四、意外惊喜接诈骗
正感叹着当年士兵不容易,手机突然响——冒充我单位领导的诈骗电话!开口就要三万块活动经费。我攥着刚查到的坦克黑历史资料,故意拖长声调:"领导,您知道十字军坦克在北非战役折损率多少不?"对面咔哒就挂了。
扭头发现小区楼下坐着个晒太阳的老爷子,军帽上别着褪色的坦克兵徽章。凑过去递根烟唠嗑,老人家突然拍大腿:"十字军?我开过!"原来他当年在缅甸开着这铁棺材,靠速度溜过日军追击。说到履带崩断滚下山崖时,老人笑着撸起裤腿,露出三十公分长的蜈蚣疤。
回家路上琢磨这趟折腾:本想着查个老坦克型号,结果撞上诈骗电话不说,还听了一段活历史。手机里录着老爷子哼的二战军歌,相册里是泛黄的老照片——历史书上看不到的血肉,原来就藏在街头巷尾的皱纹里。不过最扎心的还是小区老坦克兵那句话:"牺牲的兄弟名儿早没人记得了,连我这活着的,居委会登记表上都写'无业退休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