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陪孩子学古诗,突然有个词儿冒出来:“远芳侵古道”,这到底是哪首诗里的?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老爸,还真有点懵圈。今天闲着没事儿,决定自己搞明白它,顺便分享下我的实操过程。
早起查资料
昨晚上琢磨这事儿,结果一晚上睡不踏实。早上六点就爬起来,直接翻开手机刷起来。打开常用的搜索工具,输入“远芳侵古道哪首诗”,这词儿平时听来文绉绉的,用起来还挺别扭。结果一大堆信息蹦出来,乱糟糟的,眼都花了。看了几个网页后,心里直嘀咕:这是不是白居易写的?怎么好像又有其他说法?越看越乱,查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半信半疑。
琢磨着这样不行,得找个靠谱的路子。突然想起社区里有个老李,退休语文老师,平时爱在群里分享古诗。我就厚着脸皮私信他:“李老师,帮忙瞅瞅呗,这句‘远芳侵古道’到底咋回事儿?”没想到老李人真热心,上午十点就回了条语音:“这还不简单?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嘛你小子对古诗感兴趣,跟我来学学呗,包教包会!”听他这么一说,我立马来了劲儿。
跟着老师开课
吃过午饭,我把工作忙完就冲到家附近的社区中心。老李正好在那儿开个小班,免费教邻居们学古诗。推门进去,就见他站在黑板前,正画着图解释。我赶紧找个角落坐下,他开场就说:“今儿个咱们聊聊白居易这诗,轻松点儿,别想得太复杂。”他先让我们翻开自己带的旧书,然后一步步掰扯起来。
- 先讲诗的背景:说这诗,是唐朝人写的离别名句。
- 再拆解这句“远芳侵古道”:意思是野草香气飘到古道上,画面感十足。
- 带我们读全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跟打拍子似的,特别顺口。
老李讲得浅显易懂,还拿日常生活打比方,比如“野火烧不尽”像咱小区的杂草清不掉,这下子印象深了。我跟着他读了几遍,笨嘴笨舌地念错了,他哈哈一笑:“没事儿,多练几回就熟了!”坐那儿俩小时,脑门都冒汗。
学会后小感悟
学完回家,孩子放学问起这诗,我已经能完整背出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下可当爸的终于有点小自豪了。回头一想,这古诗也没想象中那么难,跟着老李这种接地气的老师,真能轻松上手。以后,得多实践实践,拉上孩子一起学,说不定还能分享给其他邻居们。这过程,说糙点儿,就是摸爬滚打地查、问、跟、学,搞明白了,挺乐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