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践起因
前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聚餐,聊着聊着就吵起来了。那个总爱讲笑话的小王(他是个E人格,就是爱热闹的那种),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说趣事,我旁边的小李(他是个I人格,就是喜欢安静不爱说话的)却一声不吭,脸色越来越难看。小王还使劲拍他肩膀,说什么“别害羞!”小李直接离席了,场面一团乱。我当时就懵了,心说这沟通怎么就搞砸了?回到家,我琢磨了半天,觉得自己啥都不懂,搞毛线?不行,我非得弄明白怎么和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相处才行。
开始动手实验
我先从自己开始下手。我就是个闷葫芦,也算I人格,但身边朋友杂得很,有爱凑热闹的,也有像我一样爱躲角落的。于是我决定做个简单测试:挑几个人,试着调整我的说话方式。第一天,我找了小王那个E人格,主动上去搭讪。以前我老觉得他话多烦人,就躲着走。这回我硬着头皮,学他那样热情一点,见面就大喊“嗨!最近有啥新鲜事?”他眼睛一亮,哇哇开始讲起来,我边听边点头,还插几句问题。小王居然开心得直拍手,说我是“懂他的人”。原来这管用?但别急,后面还有坑。
我又试小李那个I人格。以前我怕冷场,就使劲追问,反而把他逼得更紧了。这回我改了策略,先微信问他“在忙吗?有空聊聊不?”他回了个“嗯”,我就等了一天,才简单说“聊聊新电影咋样?”他居然慢吞吞回了一大段,还主动分享想法。但中途我手贱,又打断他问细节,结果他立马沉默了。我气得拍大腿,这回又搞砸了,得反思!
调整策略和犯错
折腾几天,我总结出点门道:和E人格要主动多聊别冷场;和I人格得给空间别啰嗦。但实操起来,麻烦不断。有一次公司开会,经理(E人格)在台上喷口水,大家都在嗨聊,我突然想实践我的“听讲不插嘴”,结果全程闭嘴,经理瞪我几眼,会议后说我“心不在焉”。妈的,我明明在学安静,怎么就成了不关心?这让我长教训了:分寸太重要了,不能一刀切。
我还去找几个网友试水,建了个微信群,把不同人格的都拉进来。我立了规矩:群里大家自由发言,但遇到I人格的,就少@他;遇到E人格的,就多接话。第一天群还热闹,E人格们聊得飞起,I人格们偶尔冒泡。但第二天,有个I人格被群消息刷屏搞烦了,直接退群了。我看得傻眼,又犯错了!赶紧调整,改成群聊主题清晰点,别老岔开话题。
最终搞定诀窍
反复试错一个月,我终于找出了关键点。和朋友相处简单多了:
- 对E人格,我主动发起话题,别让他觉得无聊,偶尔插句笑话活跃气氛。
- 对I人格,我说话简短点,别追着问,给他们回话的时间。
- 整体来说,观察对方反应是关键,别瞎套公式。
上周和小王小李又聚了一次,我提前打了招呼,让大家随性点。饭桌上,我先跟小王聊趣事,看他嗨了就让他说;等他说累了,我转头轻声问小李一句“最近工作顺吗?”,没催他就慢慢聊。结果整场没吵架,大家还约下次再来。我这心里美滋滋的,沟通真变简单了!
这趟实践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相处没秘诀,就得多试多错。下次我再碰上其他怪人,也得一个个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