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萌芽
前几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一哥们儿晒了本《我想要两颗西柚子》的书照片,还配了句“哭了又笑”。我一下子就被勾住,心说这书啥来头?得,我自己也下单买了一本,读了两天,泪点笑点都给戳中了,就琢磨着搞个书评分享,让更多人知道真实读者啥感受。
开始行动
我先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边读书记笔划重点。遇到感动的段落,就停下来写两句。比如有一段讲主角失恋后重新出发,我直接写上“真像当年我摔跤后爬起的狗样”。记完笔记,我还觉得不够真实,必须拉点读者的声音进来。于是我掏出手机,直奔豆瓣小组和微信读书评论区挖线索。
- 在豆瓣小组搜关键字,翻出十几页老帖子。
- 微信读书里点开用户留言,专挑那种字数多的细看。
- 又发了条朋友圈,问:“谁看过《我想要两颗西柚子》?速来说说你的真实心得!”
收集过程实打实
收集感受可花了老劲。朋友圈一晚上涌来二十多条回复,我挨个儿点开听语音、看长文。有的朋友特实在,直接打语音电话过来唠半小时。小李说她读着读着突然大哭,因为想起自己分手的经历;老张笑骂书里的角色太傻,和他爸一模一样。我还翻出个微博私信,有个陌生读者连发三条骂结局太仓促。所有回复我都敲进电脑表格,按“感动点”、“吐槽点”、“人物印象”分门别类理清。
写书评动手
整理完感受,我就拉上自己的笔记开始动笔。键盘一敲,先在稿纸上草拟大纲:开头讲自己为啥被吸引,中间塞读者金句,总结书的核心味儿。写着写着,我把小李的哭点和老张的笑料都揉进去,还加了句“这书就跟生活一样,酸酸甜甜”。草稿写完,我读了两遍,删掉啰嗦话,确保不装逼、只
分享出去收反馈
稿子搞定,我立刻复制粘贴到博客平台。预览一下,确认没毛病就发布出去。隔天一早,手机提示音就炸了!公众号后台挤满评论:有人共鸣说“这才是真感悟”,有人反驳结尾写得糙。看完反馈,我心窝子暖暖的,真实读者感受果然比啥都带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