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抽屉里还有张券
今天收拾书桌,翻出来去年当当搞活动送的一张50元代金券,差点当废纸扔了。心想这玩意儿到底能买啥?以前领过好几次,每次不是忘了用就是凑不够金额,都过期了。
掏出手机查规则
赶紧打开当当APP找券说明,手指戳进“我的优惠券”里看详情。眼珠子快贴屏幕上了,才在密密麻麻小字里扒拉出几条关键:
- 得买标着“券”字的自营图书
- 订单满100块才能减50
- 跟其他优惠不能叠加用
书架挖宝大行动
立马跑去书架搜刮想买的书。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拉得发烫,先挑了本标券字的《明朝那些事儿》定价58,又加了本《三体》精装版标价68,结果合计才126。拿计算器戳了半天发现不对:这券只管图书本身价格,运费包装费全不算进去!126元书价刚好超100,差点被坑。
凑单遭遇门槛杀
结算时手指悬在支付按钮上顿住了——系统提示得买满99才包邮。骂骂咧咧退回购物车,扒拉半天加了本29块的绘本。这回总价155,运费栏终于变0了。结果付款前又弹窗提示:“优惠券仅适用图书价格155元(不含29元附加产品)”……敢情绘本不算图书?气得我直接摔手机!
薅羊毛终极公式
折腾到晚饭时间终于整明白:必须凑100-50的纯图书+满99包邮+避开非图书类。挑了3本标券字的总价113,结算页面看到代金券自动抵扣50,实付63包邮搞定。下单那刻手指头戳屏幕的劲儿比抢红包还狠。
血泪总结
这破券想用出去得会微积分:
- 只认带“券”标记的自营书
- 运费门槛和券门槛分开算
- 凑单千万别掺文具周边
现在看着待发货的订单,感觉脑细胞比省下的50块钱死得还多。下次再领券,我直接拿它垫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