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刷手机看见几张古代披肩蚂蚁的复原图,嚯,这玩意儿长得真叫一个邪乎,两条触须跟戏台上的雉鸡翎似的,黑甲壳油亮油亮的,后背上还叠着层鱼鳞状的甲片。底下配字说这虫子在古代就稀罕得很,我寻思着都是蚂蚁,凭啥它就这么金贵?非得亲自折腾明白不可。
第一步就卡壳了
我兴冲冲翻书查资料,谁成想古籍里就提过几嘴名字,连张正经画像都没有,翻烂了《尔雅》《本草》也找不着详细描述。急得我直挠头,这种抓瞎的感觉跟当年想研究地方民俗结果村里老人都说不清差不离。琢磨半天,决定换个土法子——找人唠!
拜访老人才挖出线索
拎着两斤水果跑去邻市找研究地方志的孙老师,八十多的老爷子一听"披肩蚁"眼睛都亮了。他指着泛黄的县志手抄本跟我比划:"早年间南边林子里倒是有,专挑长着'油桐子'那种树的烂木疙瘩做窝,得腐得流汤的那种木头它们才肯住!"这话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敢情这虫子比住五星级酒店的还挑?
老爷子接着拍大腿:"五八年大炼钢铁那会儿才真遭了殃!"原来当年砍光了整片油桐林当柴火烧,连树墩子都刨出来填了炉膛。披肩蚁窝跟着烂木头一起被扔进土高炉,噼里啪烧得渣都不剩。
跑进山沟实地验证
隔天我就开车钻进县志里提过的老林子。踩着半人高的野草钻了三小时,终于找到几棵挂着枯果的油桐树。扒开树根底下的烂叶层,拿小铲子小心刨开半腐朽的树干——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普通黑蚁!换了七八棵腐树都是这结果,别说披肩蚁了,连片带纹路的甲壳碎片都没见着。
- 关键发现一: 活着的老油桐树就剩二十来棵,树皮开裂处全被普通蚂蚁占了坑
- 关键发现二: 好不容易找到段烂透的树干,掀开来全是白花花的蚁菌(专门寄生蚂蚁的蘑菇)
- 关键发现三: 山下老农说二十年前还见过带鳞甲的蚂蚁,这几年连农药瓶子都堆在林子边了
蹲在蚂蚁窝边上啃干粮的时候突然想通,这披肩蚁能活到现在才叫奇迹!挑食要住特定烂木头就算了,农药熏一波、烂树源砍一波、还有寄生菌等着捡漏,层层盘剥下来,能活下来的纯属老天爷给面子。收拾工具下山时瞅着山脚堆成小山的除草剂空桶,心里咯噔一下——怕是再过几年,连这几棵油桐树都得活活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