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刷手机突然看见个帖子问池华琼哪部剧最火,底下还列了个前五名榜单。我这人有个毛病,看见排行榜就想较真,索性撸起袖子自己扒拉一圈。
第一步:翻查各大平台老数据
先抱着电脑把几个主流影视平台的播放量排行榜全扫了一遍。池华琼老剧不少,可这年头平台展示的热度榜全是新剧霸屏。手指头戳屏幕戳得发酸,愣是没在实时榜里翻到她的名字。不死心又搜具体剧名,好家伙,播放量数据跟打了马赛克似的——要么藏着掖着不显示,要么就剩个孤零零的“暂无数据”挂着。
第二步:蹲守豆瓣翻陈年旧评
转头扎进豆瓣,一部部翻她主演的老剧。标签页开得密密麻麻,鼠标滚轮都快搓出火星子了。发现个怪事:明明《情满珠江》演女二刘娟的评分高居8.3,评论区却全在夸主演左翎,池华琼三个字在长评里跟隐身了似的。翻《孽债》更离谱,评论区铺天盖地感慨“五个孩子太惨了”,可具体夸演员演技的帖子愣是掰着手指头能数清。
- 《承诺》:标签页开五个就刷到三条短评,还有人把角色名记混成其他演员
- 《梦开始的地方》:热评前十条都在聊男主角的军大衣造型
- 《十六岁的花季》:点进陈非儿角色主页,最新评论停留在三年前
第三步:论坛刨坟挖观众记忆
咬咬牙冲进怀旧论坛当考古队员。在满屏的“回忆杀”帖子里扒拉了俩小时,看见有人说“刘娟比女主角还讨厌”算是最接近的演技评价。突然刷到个2015年的老帖,标题写着《大家还记得池华琼吗》,激动得手一抖点了进去——结果楼主正文就一句:“突然想起来问问”,底下跟帖七个人里有四个问“这是谁”。
破案:排行榜是张拼贴画
瘫在椅背上把网友推荐榜和实况对比看,越看越乐。所谓前五名里至少三部是当年播出反响普通的剧,反而是她真正出圈的《情满珠江》《上海沧桑》在榜上排得影影绰绰。合着网友投票就是场记忆偏差实验——谁还记得清九十年代哪部剧最火?都是把脑子里残存的剧名拼拼凑凑投个票。
关机前瞥了眼统计表,想起前阵子公司搞的“最靠谱同事”投票。市场部那个老摸鱼的家伙居然挤进前三,事后才发现这货偷偷给全部门点了奶茶。你看,数据这玩意儿跟奶茶一样——甜度是可以人为调味的。当年那些真正的爆剧,就像办公室闷头干活的老实人,票都让会来事儿的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