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搞这个账单式小康
我一开始就觉着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每个月底兜里就剩几块钱了,压根不知道钱花哪去了。结果老婆天天嘀咕,说她买点菜都得算计来算计去,搞不好连顿肉都吃不上。我寻思着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这不是闹着玩嘛得赶紧记个账,搞清楚钱都飞哪去了。
动手的第一天,我就掏手机下个免费记账App,开个什么账户功能,把工资卡和支付宝都绑上去。从那天早上买的包子油条开始记起,写个“早饭5块钱”,完事了就出门上班。午休溜达去买盒饭,顺手点开App,敲“午餐20块”。回家路上碰到水果摊,给老婆捎点苹果,再记笔“水果30块”。就这么折腾一天,到晚上累得眼皮打架,才记完十来个花销,看得脑袋都大了。
没几天就发现问题了,经常忘事儿。比如早上买包烟,转头忙工作就记乱了,结果账本上全是空。这办法太蠢,我干脆找张纸板钉墙上,写了个大大的“家庭花销本”。老婆也来帮忙,每天饭桌上摆开,我俩一起对账。她负责买菜的开支,我包了烟酒零食,一条条写上去。晚上睡前半小时,核对App和纸本子,有出入就红笔圈出来,吵吵闹闹的,但好歹都整明白了。
过程真是鸡飞狗跳
坚持了两星期,账本越来越厚,像个破烂账房。我俩还闹出笑话了。有回周末看电影,钱花超了,App提醒存款只剩500多,急得我俩在影院门口就对着手机吵,差点没打起来。不过从那天起,我学会了分类记账,搞了个花销清单,分三个大类:
- 吃吃喝喝,包括买菜外卖什么的
- 穿衣出行,衣服鞋子和公交打车
- 娱乐乱花,像电影唱K啥的
折腾一个月后,我抽出周末翻翻账本,这才发现钱都去哪了。原来外卖花最多,占三成开销,太奢侈;出行倒省,一个月才花200多。我寻思着不能浪费了,干脆定个目标:省外卖钱存下来买个小家电。老婆也点头同意,我们改成自己做饭,顺道去菜市场讲价,省下的钱直接转存进App存款里。每天坚持记账,越搞越起劲,像打游戏攒分儿似的。
真踏实了
整整三个月熬下来,账单堆成小山了,但效果真不赖。以前月底剩钱像彩票开奖,现在App一眼看出存了2000多,心里石头落地了。买个烤箱奖励老婆,她乐呵呵的,日子慢慢松快了。这账单式小康,说到底就是逼自己别混日子,开头难了点,中间麻烦得要命,可一旦养成习惯,比啥都管用。
为啥我这么有感触?去年我家孩子上学要钱,临时拿不出急红了眼。从那时候起,我就发誓再不干月月光的事儿。现在账本一翻,清清楚楚,月底还能吃顿好的。虽然过程跟打仗似的,但想想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