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工地上蹲着喝热茶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公司老总说要把我升职成高级工程师,但有个评分系统叫“当桥梁工程师3”,要过80分才算合格。我一看自己的初评,才65分,心里那个急,就跟便秘似的难受。
于是我狠下心开始琢磨怎么提升这个评分。头一件事,我就找同事老王诉苦,结果老哥指着鼻子说我太糙了。他说得对,我以前搭建桥梁时就跟小孩玩积木似的,随便拼凑结构,支架不稳、载荷算不清,评分自然拉垮。我一琢磨,这事儿不能瞎折腾,得从头来。
第一步:摸清底细,别蒙头干
我先跑到公司数据库翻出评分标准文档,翻来覆去读了三遍。发现评分看四个大头:结构牢固性、材料利用效率、安全冗余度,还有时间成本。以前我只顾着快干完,材料浪费一堆。我专门拿个小本本记下来规则,每天晚上睡前念一遍,免得又忘了。
摸清后,我就开始动手实验。选了个最简单的小桥项目,模拟真实环境搭建。初试用了废旧材料随便堆,结果桥一挂载物就塌了,评分降到58分。老婆看我在后院折腾,笑话我像个疯子。
第二步:边干边学,找秘诀
接着我上网搜教程(当然不是说网址),视频上高手教了几个窍门。但看了没啥用,我就干脆蹲在路边观察施工队的做法。看到他们用啥我跟着试。
关键来了,我发现这些秘诀不能错过:
- 支架多加点角度:不是直愣愣支着,稍微斜点儿更扛力。试过后,桥变形少了。
- 材料少用点,精打细算:以前水泥木头乱撒,现在每块都量着切,省了不说,评分还加分。
- 测试前检查三遍:搭完不急着走人,先摇摇桥身看晃不晃。一个小动作,意外风险就少了大半。
实践时,我专门在院子里搭了十来个迷你模型,一个比一个细致。有次半夜干过头,邻居以为我搞破坏,差点报警。我赶紧道歉,还送人家一筐苹果赔罪。
第三步:上手实战,不拖沓
模型练熟后,我就申请参加公司的小项目。工地上操作时,一开始还手忙脚乱,但我按秘诀走:支架斜斜放,材料省着使,每次搭好前还蹲那儿看半天。
经历几次失败后,比如有一次材料配错比例,桥还没建成就垮了。但我不放弃,重复练。干到第三周,项目交付那天,评审员过来测试,加载后桥纹丝不动。我心里一哆嗦,盯着计分器看,结果是85分!
我再反思秘诀简单,关键就是一步一脚印别贪快。现在我能轻松过80了,公司也给我涨了薪水,干活时腰杆都挺直了。老毛病就是,有经验了反倒老教别人,唠叨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