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后台翻留言,好家伙粉丝又在问微生物模拟器干啥的,干脆自己装个试试呗。下完安装包双击一看傻眼——界面满屏按钮跟飞机驾驶舱似的。
瞎戳一礼拜的翻车现场
刚开始压根不敢乱动,就盯着主界面那几罐子彩色液体发呆。手贱点了下"加速培养",好嘛绿藻三秒铺满罐子,菌膜像发霉面包似的糊了整个镜头。赶紧狂点暂停键,结果误触了清除键,半年模拟数据直接归零,气得我当场拍了三次空格键。
- 废物利用功能:拿剩菜汁当培养液,调参数调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发现培养罐里冒紫烟,老婆以为厨房着火抄着锅盖冲进来
- 遗传实验惨案:给菌群加了个"运动强化"基因,结果微生物集体撞破容器壁,警报声响得整栋楼声控灯全亮
- 最实用发现:左下角实时数据小窗能直接拖到副屏,上班摸鱼看菌群斗殴比刷短视频刺激
真香时刻来了
折腾半个月突然开窍。拿洗碗槽残留物做样本,启动"极端环境模拟"。设置完参数下楼取快递,回来发现监控警报狂闪——培养罐里进化出吃油污的银色菌斑!当场拍大腿翻出三个月没洗的抽油烟机滤网,泡进模拟器复刻的培养液,油垢真被啃得七七八八。
现在养成习惯天天薅样本:孩子喝剩的酸奶杯沿,阳台花盆的积水,甚至冰箱过期的辣酱。上周用霉豆腐培养出吞噬黄曲霉素的菌株,老家腌菜坛子的难题居然被这破软件解决了。
职场神转折
更绝的是上个月公司裁员。领导翻我工作电脑找茬,发现满屏菌群战争录屏。老头瞪着眼睛看了十分钟突然拍桌:"你小子明天去环境部报到!"——敢情他们污水处理项目卡在微生物驯化环节三个月,我那些瞎搞的菌种变异记录反而成了参考资料。
现在天天理直气壮玩模拟器,工资条还多出个"科研补贴"。上周把培养出吃塑料的菌群过程发知乎,结果被回收站老板私信轰炸,非要用全年废品收购数据换菌种配方。老婆终于不骂我鼓捣这些彩色玻璃罐了,昨天还主动往我实验角塞了箱红牛。
所以你看懂没?这玩意儿本质是电子版蚂蚁工坊,但谁想到能治油烟机、救腌菜坛、保工作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