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在汉化组群潜水,突然看到一串新人连环十问,直接给聊天记录刷屏了。什么“字库怎么塞不进游戏”“翻译完乱码咋整”“版权会不会坐牢”……这架势,让我想起当年刚入坑那会儿,不也是被同样的问题绊得鼻青脸肿么?得,干脆捞起键盘,把当年踩的坑、趟的路全抖搂出来。
撞上第一堵墙:编码转不动
最早接手个像素风小游戏,吭哧吭哧把文本翻了,结果塞回游戏里全成了外星文方块。记得当时对着满屏乱码愣是抽了半包烟,才琢磨明白——游戏打包用的是特殊编码!我拿记事本改完直接存成默认编码,能不崩么?后来学乖了:甭管三七二十一,先用专门工具(比如Notepad++)把文本转成UTF-8带BOM的格式,再试打包,成了!就跟开锁似的,钥匙不对,你累死也捅不开。
字库崩溃事件
有回给个日式RPG做汉化,自信满满换上新字库,结果进游戏直接黑屏闪退。脑门一拍才想起来,这游戏字库尺寸卡得死紧!我塞进去的汉字文件比原版大了足足5MB,引擎直接撑吐了。逼得我半夜翻教程,抄起FontForge工具硬是把生僻字全删了,又调整间距压缩体积,折腾到天亮。缩成跟原版差不多大的“瘦身字库”,游戏终于能喘气了——这道理跟往行李箱塞衣服一样,使劲硬塞?拉链崩你脸上!
- 经验总结1: 工具包里常备FontForge或类似的字库编辑器,别嫌麻烦。
- 经验总结2: 汉化前先看原版字库尺寸,超了就得动手“砍”字。
版权疑云?我差点吓尿
起初我也慌,尤其看到网上有人嚷嚷汉化=盗版。后来特意翻了好多案例,结论很简单:纯粹自嗨别盈利,基本没人理你。去年汉化组发了个冷门策略游戏,有玩家想赞助支持,我们直接拒了。不是假清高,是底线不能碰——钱收进来性质就变了!想吃这行饭的?趁早歇着。那些嚷嚷着律师函的,十个里有八个是自己标价卖汉化补丁。
再啰嗦句:碰到文本导出不全的疑难杂症,别光闷头查工具。有时候是游戏把文本藏在图片资源里(比如对话气泡),得用PS硬生生把日文P成中文。还有的剧情文本混在脚本里,跟代码搅成一锅粥——这时候就得请程序员老哥出马,拿十六进制编辑器像排雷一样定位文本位置。
这十问答案看着多,就三板斧——弄对编码、管住字库、手别往钱兜伸。剩下的无非是费点时间耐心磨,没那么多玄乎的,小白选手也能玩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