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来了,早饭吃的白粥配橄榄菜,那味道真心不错。可我一直没搞懂,橄榄菜到底是啥菜做的?难道真是橄榄?我得整明白这个事儿。
为啥要查这个玩意儿?
说起来挺简单的,昨天在超市买橄榄菜瓶子时,标签上写啥我也没仔细看。今早吃的时候,就想:这东西咸咸的带点油,看着绿不溜秋的,不像橄榄。我家小屁孩还问这是橄榄叶子不?搞得我头大,我干脆坐下来,掏出手机开始搜。
打开浏览器,搜了下"橄榄菜是什么做的"。哗一下,跳出好多信息,我快速翻了翻几个中文网站和帖子。发现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这玩意儿压根和橄榄没啥关系!它主要是用芥菜做的。对,就是那种做咸菜的菜。我还以为是啥高级原料,结果这么家常。
挖挖它的老底
既然知道是芥菜,我立马接着搜"橄榄菜的来源"。这个更有意思了,搜到几个南方人分享的帖子。点进去一看,原来橄榄菜是广东那边儿的传统小吃,特别是潮汕一带的老百姓发明出来的。我记得年轻时去广东出差,路边小摊经常看到卖这个,没想到人家是地道货。
为什么叫"橄榄菜"?帖子说是因为以前腌着吃的时候,有些人加了点橄榄油提味,或者外形有点像小橄榄,就给乱取名了。这种误会现在还在传播,我得记小本本上——根本不是橄榄的菜!
关键点在这儿:- 主要用的芥菜,切成小丁儿。
- 老时候是为了保存剩菜,搞出来的土法子。
- 现在流行的做法,基本是南方小吃店里的秘方。
自己动手试试咋做的
纸上谈兵没用,我得真做一遍瞧瞧。下午立马出门,到家附近的菜市场逛了一圈。买了两斤新鲜芥菜,贼便宜,才几块钱。还买了些辅料:盐、大蒜、小辣椒,还有一点点食用油。
回家就开始折腾。第一步,先把芥菜洗干净,再切成小碎片。我按网上教程,放进大盆里撒了一大把盐,搓搓——目的是把水分挤出来。这一步有点费手,搓得我胳膊酸。
挤干后,我找了个大玻璃罐。把芥菜片放进去,加切碎的蒜末、辣椒丝,再倒点油搅拌均匀。这时候罐子看着挺丰满的。教程说关键要发酵几天,我就盖好盖子,搁厨房角落里。
等了两天,好奇打开看看。闻着有一股咸香味儿,尝了一口:那味道和超市买的差不多,咸中带点微辣。我乐得不行,这就是传说中的橄榄菜了。做法也太糙了,压根不难,关键是盐和发酵撑住口味。
注意这些坑:- 盐别放少了,不然后面会变味儿。
- 发酵时间别太长,两三天就够,不然发臭了。
总结一下学到手的玩意儿
整这么一圈,我总算摸清了橄榄菜的底细。它就是个普通菜做的腌制品,不是橄榄也不是啥高级货。主要是芥菜切碎后用盐腌制,再加油搞出香味。南方人搞这种小吃是为了省钱方便。做法真不难,人人都会整。
我要把这罐子腌好的橄榄菜放冰箱,下周继续吃粥配它。下次去买的时候,我也不糊涂了——标签上写着芥菜橄榄菜,直接认准它就得了。实践出真知,搞不懂的东西自己动手试试,保准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