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煮出来的粽子更美味,选对锅具效果大不同!

说起来,这煮粽子的事儿,真是让我吃尽了苦头。去年端午,我图省事,就拿家里那个用了十年的老铁锅煮了一锅,结果粽叶都糊成炭了,糯米还硬得跟石头似的,邻居尝了一口直接吐了,说这粽子喂狗都不吃。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非得研究清楚锅具到底有啥讲究不可。

开始动手选锅具

我先在厨房里翻箱倒柜,把能用的锅全扒拉出来试了一遍。翻了个底朝天,找出三个家伙:一个黑不溜秋的老式铁锅、一个光溜溜的不锈钢锅,还有个去年买的压力锅,专门拿来炖肉的。

  • 铁锅:这货底子厚、传热快,但容易糊底,我去年就是被它坑了。
  • 不锈钢锅:轻飘飘的,看着干净,但听说煮东西耗水多,升温慢。
  • 压力锅:自动排气的那种,按说明书说煮东西贼快,可我怕高压下粽子会不会炸开。

我去楼下菜市场挑了新鲜粽叶和糯米,肉馅是自家腌的五花肉。包了十个一模一样的白粽子,免得口味不同影响对比。每个锅里放三个粽子,水都加到盖过粽叶一寸深,火开中火,坐等开锅。

煮的过程全程盯着

第一轮,我就先试铁锅。点火烧水,没几分钟就开始咕嘟冒泡,热得吓人。赶紧扔粽子进去,不到二十分钟就闻到焦糊味,掀开一看,粽叶粘锅了,水也烧干了快。我手忙脚乱加水,可粽子芯还是半生不熟。这不就跟去年翻车一模一样?气得我一脚踢飞了锅盖。

第二轮换不锈钢锅。锅里倒水开火,煮得慢悠悠的,半个多小时才滚沸。粽子放进去后,我就坐那儿玩手机打发时间。煮了快一个钟头,揭开一看,水倒没干,可粽子软趴趴的,没那股清香味儿,吃起来黏牙还不入味。我尝了一口,直接呸吐了,这不浪费粮食嘛

第三轮上压力锅。我有点怂,按着说明书扭紧盖子,拧到高压挡。水哗哗烧开得贼快,才十分钟压力就上来了,里头噗噗响,像打鼓。我不敢大意,隔三差五去瞅一眼。等自动排气后,整整二十分钟后开锅,咦?粽叶绿油油的没破,香味儿扑鼻出来,戳开一个,糯米软糯糯、肉馅油滋滋的,口水差点流下来。

结果出来对比效果

煮完后,我把三锅粽子摆一起拍照,发给邻居试吃。铁锅那几个黑炭似的,邻居一看就摇头;不锈钢锅的粽子湿答答的,咬一口就黏喉咙;压力锅的,大家抢着吃光光,还夸说这才叫端午味儿。老婆尝了压力锅的粽子,直接说我终于没浪费钱了。

这回实践压力锅绝对是煮粽子的神助攻。升温快、水分锁得稳,粽子不糊也不干,省时间还入味。下次端午,我肯定锁死这个组合了!大家伙儿要煮粽子,也试试换锅具,别像我当初傻乎乎乱煮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