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曝部分明星片酬下降假象是什么?揭秘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为啥我要扒这片酬的皮?

上礼拜刷手机,好几个热搜吹“明星片酬腰斩”,说什么拍个戏就几十万,看着跟真事儿似的。我第一反应就是放屁!以前那些流量拍个抠图剧都敢要一亿八千万的主儿,现在能真降?肯定又整幺蛾子了。行,这回我非得自己动手扒扒看。

托关系,请喝酒,套实话

搞清这种事,光靠网上查资料那就是瞎。我直接托了个在影视公司干财务的老朋友吃饭。三杯白酒下肚,他就开始倒苦水:“兄弟,你信那热搜?糊弄鬼!”

  • 明账是真降了:合同上白纸黑字,男一号打包价300万,符合“限薪令”。听着挺像回事?
  • 暗账吓死人:附加条款密密麻麻,什么“艺术指导费”签了800万,“剧本监修费”又走500万,最绝的是挂个“联合出品人”,直接按比例分后期收益,这钱根本就没上限!拍部戏公司账上流出2000万,全在明合同之外!

装孙子,求爷爷,看真报表

光听人说不行,得瞅点实在的。我死皮赖脸求一个干发行的老哥,让他偷偷给我看了几份“S+”项目(就是最贵的那种)的内部结算单。

  • 流量明星A:合同片酬400万,“合理合法”。可报表里另一页,他个人工作室以“投资”名义打进剧组2000万,票房分红拿走了1.2亿,这他妈也叫降薪?
  • 小花B:片酬280万,但人家自己带“服装师”,一件破T恤剧组报销8万;带“营养师”,一个月伙食费报60万;连她家狗跟组,都算“特殊道具管理费”,又是几十万没了。

真应了那老哥的话:“现在明星都TM学精了,合同上干干净净,脏钱全在后院分!”

捅娄子,被人找,才知水更深

我这人嘴欠,知道点事儿就爱在酒桌上吹。结果前天晚上,一个自称“艺人工作室”的陌生号打我电话,客客气气说“老师,有些行业内部运作方式,建议您谨慎发声哈”,还暗示可以“交个朋友,资源互通”。吓出我一身冷汗!

更吓人的是跟我交底那财务朋友,第二天就慌慌张张发消息:“哥!以后千万别提我!我们公司刚被警告了,说有人‘泄露商业机密’,要严查!”

看透不说透?我偏要说

这趟扒下来,我算是明白了:

  • 限薪令卡住的只是“工资单”:明星现在全改当“股东”、当“老板”了,片酬那点零头,人家压根瞧不上。
  • 资本玩得更溜了:表面上片酬降了,制片成本反而更高。为因为明星的钱现在变成“投资”了,风险小了,回报大了,反正羊毛出在观众身上。
  • 谁嚷嚷“片酬降了”声音最大? 你猜怎么着?恰恰是那帮流量明星的团队!为打掩护呗!方便他们在桌底下数钱。

以后看见热搜上吹“XX明星自降片酬”“行业寒冬”,你就当个笑话看。真以为一纸限薪令就能按住资本和明星联手捞钱?天真!这年头,装穷比炫富来钱更快!我算是看清了,这片酬的水,比太平洋还深,表面平静下面全是吃人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