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到做这期内容的
昨天晚上刷手机,看到朋友圈有人转了个链接,标题特扎眼《龚叶轩复旦校花美成焦点(看她的校园生活照美翻校友)》。我这老网民一看就知道是营销号套路,但手贱还是点进去了。结果图片糊得像打了马赛克,文案全是复制粘贴的,气得我直拍大腿——这不是糟蹋素材吗!
翻箱倒柜找资料
今早啃包子的时候越想越憋屈,决定自己动手扒真相。先翻出毕业十年的校友证,登了八百年没用的复旦BBS账号。好家伙,直接卡在密码重置环节,验证短信等了半小时。登录成功就开搜“龚叶轩”,结果跳出来几百条帖子,最早能追溯到2013年迎新晚会。
- 筛选线索就跟破案似的:
- 蹲电脑前两小时,把带图帖子全另存为,鼠标点得冒火星
- 按年份建了六个文件夹,2013到2018年每年单独放
- 撕开三包速溶咖啡,边喝边对比同场景不同角度的照片
修图修到眼发花
最累人的是处理老照片。当年手机像素跟现在没法比,舞台灯光下的人脸全是青的。用PS调色阶时手都在抖:拉亮背景过曝,压暗人物成剪影。干脆分区域处理,把舞台光束单独抠出来调色温。
最绝的是发现张后台照:龚叶轩穿着孔雀蓝演出服蹲地上吃盒饭,腮帮子鼓得像仓鼠。这张原图角落里还有半桶脏水,我拿仿制图章一点点抹掉,眼珠子差点瞪进屏幕里。
发布后直接炸锅
下午三点发出去就关机睡大觉,醒来微信炸了99+。当年学生会主席老刘发语音吼:“第二张集体照后排穿花裤衩的是我!快打码!” 笑到手抖重新上传,结果评论区更热闹了:
- 物理系哥们认领了表白墙涂鸦:“原来我画的那只猪在她课本上!”
- 校报编辑跳出来锤:“第三张图书馆抓拍是我用诺基亚偷拍的!”
- 最绝的是食堂阿姨留言:“记得这姑娘,总来买双份糖醋排骨!”
现在想想还挺值
折腾这一天腰酸背痛,但看着校友们疯狂转发真舒坦。营销号只会扒高清精修图,可真正让人眼眶发热的,永远是那个啃冷饭的仓鼠脸,是画歪了的涂鸦猪,是像素渣糊却冒着热气的生活。
关机前看了眼数据——好家伙,转发量比去年做的《复旦猫图鉴》还高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