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菜市场看到有卖现成的土笋冻,那玩意儿软软弹弹的,还带点腥香,馋死我了。我就想,自己动手试试应该不难?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搞个实践玩玩。
准备阶段
我琢磨着,得先弄清楚土笋冻的主要原料是问了菜市场的阿姨,她说必备的就这几样,缺一不可:
- 新鲜沙虫(就是那看着像小虫子的东西,学名叫泥丁,腥味挺重)。
- 清水(阿姨说不能用自来水,得用过滤水,不然味儿怪)。
- 明矾(少量就能让冻成型,不能多,多了变苦)。
我就赶紧跑超市买了沙虫,一斤花了二三十块,又翻出家里的纯净水和厨房里的明矾。回家先把沙虫倒进盆里,用清水冲了两遍,洗得干干净净的,那手感滑溜溜的还挺好玩。洗完我就觉得不对劲,阿姨说沙虫得新鲜,可我挑的有点蔫,心里小咯噔一下,算了,反正试手呗。
动手开始做
我把洗好的沙虫扔进锅里,倒上清水,淹没过虫子就行。加火煮开,冒泡后调成小火,慢悠悠熬了半个多小时。锅里飘出一股腥鲜味儿,挺冲的,还时不时撇掉浮沫,折腾得我满头汗。熬得差不多了,我加了点明矾——阿姨提醒过必须少量,我就抖了一小勺下去,多了怕坏事。
接着关火,把锅里的汤水倒进塑料盒里,凉在那儿。等它自己凝固!可等了一小时,盒子里的东西还软软的,戳一下跟果冻似的但不结实。我就想,是不是沙虫不新鲜了?或者水加多了?翻箱倒柜找出上次吃冰棍的模具,重新倒进去试试。
放冰箱冷藏室冻着,睡了一觉起来检查。这回成冻了!但样子有点糙,不是那种Q弹的透明状,有点浑浑的,切开来尝了一口,沙虫的腥味还在,但口感还不错,软中带韧。
得结果
总结这回实践,我觉得土笋冻的关键就是那三样必备的原料:新鲜沙虫、清水和明矾,缺了哪样都容易塌陷。我这回败在沙虫不够鲜,下次我得赶早市买才行。整体做起来不难,但得细心点,熬的时候别懒。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去年在福建出差时碰到个路边摊,老板是当地老头儿,看我外地口音就使劲喊“沙虫冻很地道”,结果我吃了上吐下泻折腾一周,还差点错过回程航班。那会儿我就发狠,再也不乱买外面的,搞不好有猫腻,宁可自己动手。现在练成这手艺,总算吃个安心,成本比买的贵不了多少,做多了还能给邻居分点,人情债也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