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最近心血来潮想整一个家庭亲情的深度解析,专门盯上姐弟这块儿。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上周天晚上,我和我老弟视频瞎聊来着。他人在外地打工,好几年没见了,视频一打开就嬉皮笑脸说我胖了,我也怼他头发少得跟秃瓢儿似的。互相骂了几句,突然就想起来小时候我们打架那档子事——有次抢玩具车,我把他鼻子打出血,他哭爹喊娘闹半天。聊完挂视频后,我心里就翻江倒海的,感觉姐弟关系还挺有意思的,咋就能打打闹闹还黏糊糊一辈子?琢磨半天,一拍大腿决定整这个实践。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先把手机里的旧照片翻出来。翻着翻着手指头都疼了。那些照片放老久了,灰扑扑的,拍得糊了唧,但看着特别带劲儿。我记得有张在老家院子里拍的,老弟才三岁,我六岁,他揪着我头发傻笑,我一副恶狠狠的表情。翻完照片,我又搬出抽屉里的日记本。日记是我妈写的,乱七八糟记着我们打架的记录:
- 10岁那年,我偷吃他的零食,他气得把我书包藏树洞里
- 12岁,他考砸被骂,我偷偷给他零花钱买冰棍
- 去年过年,我俩在饭桌上拌嘴吵翻天,结果还是互相夹菜
接着我开始动笔写。写的时候老费劲了,脑子一锅粥。先找个本子摊桌上,抓支笔就乱划拉。开头差点写歪,想着亲情多高大上,结果落笔就糙得很:什么“姐弟就是从小打到大还能一个碗里吃饭”或者“你骂我笨我骂你傻,可事儿来了谁都舍不得谁”。写到一半,我停下手琢磨,为啥能一辈子不离不弃?想了想重点就是这打打闹闹里藏着粘人劲儿——不打不吵就不亲热了。比如我俩打架闹事,可一碰外人欺负,他立马跳出来护着我,就跟我爸说的“姐弟俩是穿一条裤衩子的”。
写完后,我随手给几个朋友发微信显摆。那帮家伙瞎起哄,说写得太粗俗了,啥打打闹闹的描述听着跟市井打架似的。可我觉得挺对劲的:姐弟亲情的核心就是接地气呀,不整那些虚的。我干脆在笔记本上贴了张便利贴,写着“一辈子的亲人,全在鸡毛蒜皮的小破事里”。搞完这些,心里踏实多了,原来亲情就是个平凡活儿,干好了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