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折腾起点
前阵子刷短视频老刷到“复仇之臂中文版”的广告,那特效做得,手臂飞来飞去贼炫酷,还能隔空操控电脑、识别人体动作,看着跟科幻片似的。心痒痒没忍住,花了我几十块大洋,从某个应用市场下载了安装包。
安装初体验
安装过程倒没啥幺蛾子,手机打开开发者模式,勾上未知来源安装,一路点“下一步”就完事了。打开软件第一眼,界面全是中文,图标看着也挺规范,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至少不是那种一眼假的野鸡APP。
迫不及待试核心功能
广告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手势隔空操作电脑”,赶紧按教程连数据线。接上手机和电脑,点开桌面控制功能,手机摄像头对着我的手。
问题立马来了:
- 延迟感人:我在空中比划个鼠标左键点击的动作,屏幕上的指针得等个半秒才慢悠悠响应,那感觉就像拖着个灌了铅的鼠标干活。
- 手势跟抽风似的:明明想让它识别“捏合”代表左键,结果它要么认不出,要么识别成别的。试了十次,能成功触发三四次就算不错了,比划得我胳膊都酸了。
- 稍微动快就失灵:想学着广告里那样潇洒地一挥手切屏?想多了!动作幅度稍大点或者速度快点,画面里的手臂模型直接卡住或者乱飘。
人体识别靠不靠谱?
广告里另一个吹点是能精定位人体关节。我站起来,对着手机摄像头各种摆pose。
实测效果:
- 站着不动还行:乖乖立正不动的话,屏幕上的人体骨架模型能套个七七八八。
- 一动就露馅:只要我尝试深蹲、抬腿、或者挥手打招呼,模型关节立刻错位,脚的位置飘到膝盖上,手臂扭成麻花,那画面别提多诡异了。
- 光线是个大爷:房间灯光稍微暗点,比如傍晚没开大灯,识别成功率断崖式下跌,手臂直接消失在模型里。
其他槽点一箩筐
用了小半天,积累了一肚子牢骚:
- 吹的深度学习像个笑话:APP说明里大谈特谈什么“智能算法适应手势”,实际上?我换个手势定义得重新校准半天,而且隔天再用,大概率又得重来一次。
- 资源占用狠角色:软件后台跑着,手机明显发热,电量蹭蹭往下掉,玩俩小时游戏都没它耗电猛。
- 功能花哨不实用:看着有拍照、录制动作、做虚拟替身啥的功能,实际操作起来步骤繁琐,界面卡顿,录出来的动作也是僵硬得像木头人。
实在忍不住的结论
实话说,这“复仇之臂中文版”,宣传吹得神乎其神,实际效果顶破天算个“实验室半成品”。它所谓的“强大功能”,离宣传片差着十万八千里。延迟卡顿、识别抽风、稳定性差,几乎每个宣传点都在啪啪打脸。
你要抱着买玩具图个新鲜的心态,几十块花了就花了,体验一下科技是如何“翻车”的。但真要指望它高效办公、玩体感游戏或者搞什么专业开发?趁早打消念头!这钱不如买个好点的蓝牙鼠标,比在空中瞎比划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