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一个民乐演奏会上听到尺八的声音,觉得那声音特别悠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但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啥叫尺八?听着像什么尺寸的意思,但又说不清楚。所以我就决定自己动手研究一下,把整个探索过程记下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从日常观察开始
那天听完音乐会回到家,我就翻出抽屉里的老书堆找线索。先翻了本《传统乐器手册》,里边讲尺八是日本传过来的竹子做的竖笛,可具体名字来源只草草提了几句,没啥详细解释。我觉得光看书不够,得实际摸摸真家伙。于是周末跑去乐器店,试了把二手的尺八,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心里琢磨:这长度是不是有啥讲究?店员也说不上来,只含糊着说可能是固定尺寸。我就掏出手机拍了照片,准备回家好好比较。
第二步:动手量一量
回家后,我把照片打印出来,找来尺子量那张纸上的影子大小。算算的,发现大概是54厘米左右。我挠挠头想:这数字好眼熟!赶紧去翻《中国古代度量衡》,书里说古代一尺约30厘米,八寸就是再加点。一换算,一尺八寸正好54厘米左右。这太巧了,难道名字真就是这么来的?可我觉得还缺证据,不能光靠我自己瞎猜。
第三步:找专家请教
我跟朋友老李说了这个发现,他是个古乐爱好者。老李拍大腿说:“这事儿我知道点!以前学的时候老师提过。”他直接带我去他师傅那儿请教。师傅是个白发老头,拿出把传下来的老尺八,边示范边说:“古代制笛,尺寸定规矩很重要。尺八得名就是因为它标准长一尺八寸,便于工匠制作和乐手掌握,要不为啥不叫短笛或长笛?”他还用指头比划着笛孔位置,强调那个长度能控制音调高低。听完后我心里豁然开朗。
第四步:验证和整理结果
为了更靠谱,我又去网上搜了搜民间艺人访谈的视频(跳过无聊广告),好多老手都讲得差不多。整理出一个简单列表,方便理解整个过程:
- 找疑惑点:从乐器声音引出对名字的好奇
- 实际操作:量尺寸、翻书、请教人
- 核心发现:尺八长度固定一尺八寸(约54厘米)
- 最终确认:古人为统一标准,直白取名
现在想想,古人还真聪明,连名字都透露着实用主义。我这个探索过程也让我更爱上动手实践了,以后得多分享这类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