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心血来潮想认真研究下常用App的区别,就把手机里几个视频软件轮流开了个遍。特别是这个B站的客户端,用了好几年,但真让我细说它强在哪儿,好像又有点模糊。干脆就趁这机会,把它里里外外狠狠翻了个遍,看看为啥我对它依赖感这么强。
一、想看点啥的时候,它懂我
这事儿我记特清楚。有次刚看完一个修老相机的视频,觉得特有意思。手滑退出来后,大拇指悬在屏幕上,脑子突然就空了——接下来看点啥这时候划拉了一下B站主页,好家伙!底下推荐栏“啪”弹出来一堆相关视频:同类型的复古维修、老相机测评、甚至还有胶片冲洗教程。点都不用点搜索框,它好像把我那点没满足的好奇心摸得透透的。
这感觉就像去老书店,掌柜看你拿了一本讲茶道的书,顺嘴就提醒你里屋还有刚到的新茶器图册。其他几个App,不是老给我推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大热门,就是首页推荐死气沉沉像没更新似的。
二、飘过去的字儿,比正片还热闹
看视频嘛就图个氛围。有次吃饭时点开个美食探店的视频,画面里老板正讲食材多新鲜。
这时候画面“唰唰”飞过去几行字:
- “前方高能预警!!!老板要大秀刀工!”
- “这肉我也买过,确实不柴!”
- “老板:我吹牛 客人:我当真了”
当时我一口饭差点喷出来。弹幕这东西,在别的平台看着像乱码,在这里就感觉隔空有几千人陪你边看边唠。特别是看些冷门纪录片或深夜搞笑视频,满屏弹幕飞过,瞬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抱着手机傻乐。当然你要是嫌吵,手指一划就能关掉,灵活得很。
三、戳得省心,藏着的好东西也不难找
说实在的,有些App的页面花得我眼晕。按钮叠按钮,入口套入口,找个订阅的动态得点开三层菜单。但B站主界面底部就5个大按钮:首页、频道、动态、消息、我的。
每个按钮点进去啥功能,瞄一眼就明明白白。我想看关注的UP主更新没,点“动态”;想根据类型找视频,戳“频道”;有评论互动通知,“消息”那个小红点就等着我。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滑动逻辑,操作特别跟手。
有些小众分区或者专栏文章,一开始我还担心藏得深找不到。结果发现只要在搜索框敲个大概的关键词,甚至只是模糊记得某个UP主的昵称(比如我就输入过“那个养羊驼的”),它大概率能给我揪出来。用久了就发现,这设计看着简单,力气都花在刀刃上,不用费脑子琢磨它在哪儿。
这么折腾一圈下来,我突然明白为啥我无聊打开手机时,总是不自觉戳开那个粉色小电视图标了。它不是每个单项都完美得吓人,但这几样功能组合起来,就像个老熟人——知道你想看陪你看的时候不冷场,想找东西时也不跟你玩捉迷藏。说到底,咱普通人用个软件,不就图个省心又开心么?
说来也怪,本来只想写个实践笔记,结果整理完这三大亮点,我又顺手点开首页刷了半小时视频……这客户端的粘性确实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