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突发奇想,看见个话题说方文山把最牛掰的词都塞给《红颜如霜》了,还有专家跳出来品头论足哪首歌更好听。我这较真劲儿就上来了,光听别人叨叨有啥意思?自己扒拉扒拉歌词,亲眼瞅瞅比较比较才算数!说干就干。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歌单
一屁股坐电脑前,先琢磨方文山都给哪些天王天后写过词。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千里之外》…… 还有S.H.E的《中国话》、林俊杰的《曹操》…手指头在键盘上噼里啪一阵敲,把这些歌的歌名连同《红颜如霜》一股脑儿塞进个文本文件,这就算我的初级弹药库了。
第二步:钻字眼儿大工程
歌词这东西,光看一遍哪行?真得一个字一个字嚼。我戴上耳机,点开音乐播放器,一边听《红颜如霜》,一边眼睛就钉在屏幕上滚动的歌词上。“信札拆封谁为难,不过寥寥数行”,咦,一开篇就是带点典故味道的书信场景,愁绪藏得挺深哈。“庭外夜未央,我独酌月下…” 画面感“唰”地就出来了,安静孤寂,有点清冷。整首听下来,词确实写得跟画儿似的,透着股文绉绉的古风美。我挨个儿点开其他歌,《东风破》是那种旧时光里的遗憾,“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像老照片褪色了;《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意境美得像幅山水画,把“等”字写得这么妙;《千里之外》更直给点儿,“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就是离别的苦。边听边看边在歌词文档里涂涂画画,用不同颜色标着:这句写景那句情绪浓,那段典故用得巧…本子上都快画成调色盘了。
第三步:专家看法也掂量掂量
比得眼睛都花了,感觉每首都挺有味儿。想起标题说“专家说谁更好听”,这“好听”就挺主观的。于是我抽空又去翻了翻网上所谓的乐评或者网友讨论。好家伙,说什么的都有:有夸《红颜如霜》用词考究,画面绝美的;也有说《东风破》是经典中的经典,情绪拿捏绝了;《青花瓷》拥趸也不少,夸它把中国风写透了。看了一圈,感觉专家们也是各花入各眼,有人偏爱《红颜如霜》这种内敛含蓄的文人腔调,也有人更吃《东风破》、《千里之外》那种直抵心窝的旋律和情感冲击力。
自己咂摸出的味儿
折腾了这一大圈,从扒歌单到抠字眼再到听专家吵吵,我自己咂摸出点儿味儿来:
- 《红颜如霜》这词儿确实讲究,像精雕细琢的瓷器,用词文雅,营造意境特别厉害。
- “最好的词”真不能瞎盖章。方文山给其他歌写的词,比如《东风破》的沧桑怀旧,《青花瓷》的清雅意境,《千里之外》的直白深情,样样都牛,只是劲儿使的地方不一样。
- 哪首“更好听”?耳朵说了算!专家的话也就听听,就像我查了半天比了半天,到头来还是觉得《东风破》那调调儿听着最戳心窝子。这事儿压根儿就没标准答案!
嗨,这趟实践下来最大的收获就俩字儿:别懒!自己动手比光看评论有意思多了,虽然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但这回心里可算有了自己的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