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短视频的时候,偶然刷到个老电影片段,叫《走出天堂的女人》。镜头里那女主角哭得撕心裂肺的,弹幕全在刷“好惨一女的”“编剧后妈”。我这人有个毛病,看见有意思的东西就想扒开来看个究竟,拍大腿一想:这女人的命到底咋回事?得,深度解析搞起!
第一步:找片源,摁头看
说干就干。赶紧翻出去年充的某视频会员(幸亏没过期),搜片名。好家伙,这画质糊得跟我奶奶的老花镜似的。管不了那么多,瘫在沙发上摁了播放键。开头半小时差点睡着——节奏慢得跟乌龟爬似的。但为了搞明白主角命运,我硬是灌了自己一大杯冰美式,撑着往下看。一边看,手里还攥着手机,准备随时记点
看到一半我就憋不住了,女主简直是把“倒霉蛋”三个字刻脑门上了。老公死了,钱没了,被亲戚扫地出门,孩子还病恹恹……这编剧是跟所有美好事物有仇吗?我暂停了好几回,在本子上狂写:惨!惨!惨!这命是掉进十八层地狱了?
第二步:疯狂按暂停,戳屏幕
光知道惨不行,得看看为啥惨,怎么惨得有“层次”。我又倒回去,学人家拉片子。重点看女主角的反应。
- 老公死的时候:她没嚎啕大哭,就抱着孩子坐在墙角,眼神空的像被抽了魂。暂停,记:不是崩溃,是懵了,反应真实。
- 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她背挺得笔直,抱着孩子的小包袱,一滴眼泪没掉,但嘴唇咬出血了。暂停,记:硬撑!尊严是的倔强。
- 孩子半夜发烧的时候:彻底慌了,蓬头垢面冲到雨里找医生,摔得满身泥。暂停,记:脆弱暴露,但为了孩子拼了。
我像是拿放大镜在抠细节,手指头在进度条上滑得都发烫了。这么一抠,发现不对头——这编剧好像不是单纯想虐人。
第三步:拍桌子,豁然开朗
看完一幕,我差点把手里的本子摔了。前面憋着的气,忽然通了!这女人根本不是什么“天堂掉进地狱”,天堂是假的,地狱也是暂时的。
编剧埋了条暗线!我之前光顾着看她倒霉,没注意她每次跌倒后是怎么爬起来的。被赶出门,转头就去小餐馆刷盘子;孩子生病,低声下气借钱也绝不放弃;到那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人,竟然靠自己双手开起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救世主?所谓的“天堂”(富裕的夫家),不过是个金丝笼,剥开那层金子,她在里面早就快窒息了。真正的命运转折不是掉下天堂,而是砸碎那个笼子。所有的惨,都是锤子,一锤一锤把她从“附属品”锤成了“自己”。
写文章的时候,我一开始还按老思路列“悲惨事件清单”。写到一半,自己都膈应——这不就跟弹幕一样肤浅吗?啪,把前面全删了。重新写,就写她“爬”的过程。写她眼神的变化,从迷茫的空,到愤怒的火,再到沉淀下来的、自己挣来的平静的光。写到裁缝铺里那个疲惫但腰杆挺直的背影时,我突然就懂了。
这女人呐,不是被命运打趴下的可怜虫,是拿命运当磨刀石,硬生生把自己磨出刃来的狠人。所谓“走出天堂”,呸,那是走出牢笼!所谓“命运怎样”?她的命,攥在自己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