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家闲着没事干,我琢磨着熬点羊骨汤喝喝,天气冷嘛补补身子挺好的。就从市场买了点新鲜羊腿骨,花了二十多块钱,回家就开始折腾了。
熬汤过程出怪事了
我先洗干净羊骨头,放锅里加水烧开。这一煮,泡沫就开始冒出来,刚开始是灰色杂质的,我赶紧用勺子把它撇掉。结果煮了二十多分钟,水一沸,那些白色的东西就出来了,稀稀拉拉的,看着像牛奶泡,但黏糊糊的。我心想这啥玩意儿?以前煮猪骨就没见过,羊骨汤出这幺蛾子,怪吓人的,别是骨头坏了或者锅里进脏东西了?
我试着换小火再煮,那白色东西越来越多,糊在汤面上,舀都舀不干净。闻起来倒挺香的,就是心里犯嘀咕:会不会有毒,喝了拉肚子?于是我停下火,跑去电脑上搜了下,还发朋友圈问了一圈。有个做厨师的朋友回复说,羊骨汤本来就这样,叫我别瞎担心。
专家解密这白色东西
我好奇心起来,跑去翻了翻营养师的公众号文章,他们都说这是正常现象。那白色物质就是骨头里的精华,主要有:
- 骨髓:里面全是油和营养,富含钙质。
- 蛋白质凝固物:汤煮久了,蛋白质会结成白泡。
- 天然脂肪:羊骨油脂多,加热就溶化了。
专家强调,这玩意儿不是垃圾,反而是好东西,营养贼高!喝下去能补钙、壮骨,对中老年人和小孩尤其我以前总当杂质撇掉,简直是浪费黄金!想想就后悔,怪不得人家说羊汤大补。
我的熬汤心得
弄明白后,我又试了一次。把白色泡沫都留着,用小火熬足一个小时,汤变得白白浓浓,跟牛奶似的,加点盐和姜片,味儿十足。喝一碗下肚,全身暖洋洋的,比外面卖的还香!经验总结就是:羊骨汤那白色物质千万别扔,它是营养宝库,多喝没坏处。下次你们熬汤,看到那白泡也别慌,照样喝就完事儿了。我现在一周熬两回,全家人都夸我技术就是胆子大点,别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