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书架突然瞅见这本《华夏英雄传》,都落灰了,这才想起来去年双十一凑单买的。当时刷手机看到宣传图挺唬人,什么"5000年英雄大全"、"中小学生必读",脑子一热就下单了。拆快递那天还挺兴奋,结果刚翻两页就傻眼——砖头那么厚!直接给我劝退了,顺手塞书架最顶层吃灰。
一、硬着头皮开啃
上周大扫除又把这书扒拉出来,封面那层灰擦掉都能写字了。心里实在过意不去,钱都花了不看太亏,咬咬牙决定每天啃20页。好家伙,开头就是黄帝战蚩尤,半文半白的句子看得我太阳穴直跳。连续三天晚上抱着书打瞌睡,手机砸脸上三回,进度条才艰难爬到第58页。
后来学乖了,泡了壶浓茶配着看。发现这书编排贼有意思:左边是竖排原文配古画插图,右边是翻译跟注释。但问题来了——看得慢!眼睛得在左右页来回扫,跟打乒乓球似的。有次看得太投入,抬手喝茶直接把书页泼湿了,现在第127页还皱巴巴的。
二、读着读着变味儿了
坚持到半个月左右发现个怪事:每天20页变成习惯了。倒不是多精彩,主要是那些英雄故事跟俄罗斯套娃似的。你看完岳飞"精忠报国",翻几页就撞见文天祥"留取丹心",再翻几页又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感觉五千年的英雄模板就那几个:
- 要么壮志未酬被人阴死(说的就是你,伍子胥!)
 - 要么死谏皇帝被拖出去砍了(海瑞大人辛苦了)
 - 最憋屈的是打赢了还被自己人捅刀子(戚继光连夜点赞)
 
最让我拍大腿的是读到霍去病那段。少年将军暴打匈奴多带劲!结果往后翻三页...没了!24岁病逝!气得我当时把书"啪"地摔沙发上,差点把猫吓炸毛。
三、熬完的三大实话
上礼拜总算翻到一页,合上书那刻差点想放鞭炮。摸着良心说三点最真实感受:
1. 别信"一本读懂五千年"这种鬼话
三百多个英雄,每人就分到两三页。想了解细节?门儿都没有!有次想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具体过程,书里就一行字:"亮率军南征,孟获降"。我???还得靠度娘补课。
2. 当厕所读物不错
后来发现最适合的阅读场景是蹲马桶。每个故事独立短小,五六分钟看完一则刚好起身。但千万别学我有次看得入迷,腿麻得扶墙走了十分钟...(别问,问就是血泪教训)
3. 有些冷门人物确实惊艳
唯一惊喜是挖到几个课本里没有的狠人。比如明朝那个扛着葡萄牙大炮轰倭寇的汪鋐,清朝在台湾开荒造火箭的丁拱辰。这些冷门大佬的故事看得我直拍大腿,专门拿便签纸做了标记。
摸着这厚书感叹:要不是去年凑单买了它,这辈子都不可能主动看这种大部头。现在书脊都翻松了,倒也算没白花钱。要是谁真想买...建议先找个能承重书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