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突然看见本地大剧院挂了个“游戏交响音乐会”的海报。我当时就寻思,游戏音乐?不就是电脑里那些叮叮当当的BGM吗?还能整成音乐会?闹!结果我那个平时只打游戏的死党老王,破天荒给我打电话,嗷嗷叫着说必须去,票都抢光了。好嘛得,他那股劲儿一上来,我也跟着上头了,俩人愣是跑去黄牛那儿淘了两张后排票,肉疼,但架不住好奇。
进场那场面,真给我震住了
进去一看,好家伙!跟我印象中端着红酒、正襟危坐的交响音乐会完全两码事!台下坐的尽是穿着塞尔达绿衣服、抱着宝可梦玩偶的年轻人,还有一家三口带着小屁孩来的,整个场子嗡嗡的,跟动漫展似的热闹。舞台上除了常规的大交响乐团,鼓、键盘、还有几个大屏幕,感觉塞得满满当当。
灯一黑,音乐一响,鸡皮疙瘩直接起来了!
你猜第一首是《超级马里奥兄弟》那水管工蹦跶的开场旋律!我的天!平时在游戏机里就一小段叮叮咚咚的芯片音乐,到这儿愣是被几十号人、又是弦乐又是铜管轰出来!那低音鼓“咚”的一声,像直接锤胸口上!抬头一看大屏幕,正好播着马里奥顶砖块、吃蘑菇的经典画面。台下瞬间一片哄笑和“哇”的惊呼。
指挥那大叔特别会搞气氛,串曲子串得飞起:刚听完《塞尔达传说》恢弘的草原主题,还沉浸在那种辽阔感里,下一秒《俄罗斯方块》的魔性旋律就直接甩脸上,速度快得离谱,提琴手们拉得都快起飞了!台下的人一边笑一边跟着节奏晃脑袋。
最绝的还是互动!
中间有段《最终幻想》的经典战斗曲,指挥突然转过身,对着台下观众就开始瞎比划,那意思“你们也跟着来!”整个大厅几千号人,不管男女老少,嗷嗷跟着那旋律瞎叫唤——“哈!”“哈!”,跟中邪了似的,但那感觉……真tm爽!比在游戏里搓大招还痛快!
最让我吃惊的是后面屏幕放作曲家和乐团成员的介绍:坐第一排拉琴的好几个看着也就二十出头,还有个键盘小姐姐染着一头紫毛!台上这些搞古典的,跟我想象里西装革履的老古董完全不沾边。
散场了脑子还嗡嗡响
走出剧院,我跟老王俩人的嘴就没停过,比划着刚才哪个曲子最炸,哪段画面一出来差点跳起来。老王这种糙汉子,居然跟我说他中间听《王国之心》那段轻柔的钢琴时差点泪目,就是因为想起小时候打通宵游戏的傻样。
去之前我以为游戏音乐会就是放放游戏里的音乐,换个大喇叭听个响。完事了才明白:现场听一群人真枪实弹地演奏,配合着大屏幕上滚动的游戏画面和故事片段,那完全是摁着头把你拖回当年玩游戏时的激动、兴奋、甚至揪心的感觉里!那些旋律跟代码一起刻进DNA了,现场一撩拨,全都炸出来。
想想真有点感慨,游戏早就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了,这些配乐单独拿出来都是艺术品。不过转头一想现在某些手游里那些粗制滥造的BGM,就觉得…算了,刚听完一场爽的,不给自己添堵了。你说明天再来一场?钱包真顶不住了大哥!再听我得睡桥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