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琢磨着搞点接地气的运动,刚好瞅见蚂蚁庄园那篇讲爬楼伤不伤膝盖的科普。说得挺邪乎,什么下楼比上楼更废膝盖?行,咱也甭光看,自己爬起来试试就明白了!反正家里有楼梯,现成的“实验室”。
开整!先试爬楼(上楼)
说干就干。我换上运动鞋(可不敢穿拖鞋,怕打滑扑街),站在楼梯口先定了定神。手机掐好表,按专家说的那些要点来:
- 前倾身子:刻意把上半身往前弯了那么一点点,感觉重心往前移了。
- 整只脚踩实:特意留心每一步都让整个脚底板,特别是脚跟,实实在在地踩在台阶上,再使劲儿蹬起来。以前老爱踮着脚尖,这回忍住了。
- 膝盖别乱扭:低头盯着膝盖和脚尖,尽量让它俩朝一个方向走,甭管多别扭,就是不让膝盖往里面歪(X型腿那架势)。
- 屁股使劲儿:心里想着专家说的“用屁股推”,蹬腿的时候真就感觉屁股后面那两坨肉和大腿后侧在发力,有点酸酸的。
吭哧吭哧爬了五层,停下喘口气。摸了摸膝盖,还行,热乎乎的,但没啥明显的疼或者不舒服,就是大腿前侧(专家叫股四头肌?咱就管它叫大腿肌肉)有点发紧发胀。
挑战来了!往下走(下楼)
歇了两分钟,调头准备下楼。心里还嘀咕,上楼都没事,下楼能难哪儿去?结果刚下两级,感觉就不对劲了!
- 膝盖直哆嗦:每往下迈一步,膝盖那里就跟有东西砸下来似的,震得慌。特别是脚掌碰到下一级台阶那一下,感觉膝盖那儿咯噔一下,比上楼那压力感直接多了。
- 全身绷紧了:不由自主就挺直了腰板,使劲儿绷着核心(就是肚子那块),生怕脚下一软滚下去。手也忍不住扶墙了,专家说不让太依赖扶手,可这玩意儿不扶是真有点虚!
- 一步一挪:为了缓震,刻意把速度放得贼慢,脚尖还稍微往外撇了点,学着专家的侧身技巧。感觉整个人跟慢动作似的,小心翼翼往下蹭。
好家伙,才下了两层,就明显感觉不对劲——膝盖正面那块地方开始发酸了!不是特别疼,但就是那种隐隐约约的酸胀感,越往下走越明显。爬到一半我就犯嘀咕了:“专家没说错,这下来感觉确实邪门。”
实践出真知,坑都踩明白了
一趟来回折腾完,膝盖那阵酸劲还没下去,尤其是下楼后那半天。我坐在台阶上琢磨今天这实践,还真挖出点门道:
- “上”vs“下”高下立判:亲身体验没跑了,下楼是真要命!专家说下楼膝盖得扛五六倍体重的压力,我觉着夸张,但自己屁股朝下走这一遭,那膝盖承重的“打桩感”太真实了,酸胀感明显比上楼梯重太多。
- 姿势救星:要不是照着专家那套前倾、踩实、对正膝盖的方法,我估计爬完这五层上楼,膝盖早就闹别扭了。下楼更要命,要是还按以前那样咣咣直着腿往下砸,真不敢想后果。
- 大腿屁股才是大哥:上楼用屁股和大腿后侧发力的招儿真管用!腿没那么快就累趴下,感觉膝盖确实轻松一截。下楼就惨了,找不着大腿肌肉发力分担的感觉,干让膝盖自己扛炮弹。
- 自己的本钱自己清楚:这一趟下来,我更信那句话了:膝盖没毛病、体重不大的人,规规矩矩爬楼还行;要是关节本身不爽利,或者体重不轻巧(想到自己肚子上那圈肉…),真别轻易拿爬楼当运动,特别是下楼,能躲就躲!
我的避坑手札
爬楼是真方便,但膝盖更是命根子。实践完这趟,总结几条实在的:
- 能上就别下:下楼绝对是膝盖杀手!想拿爬楼当运动?只上别下,下来麻溜找电梯或者缓坡溜达下来。
- 姿势别摆烂:记住三板斧:身子稍微往前探、全脚掌踩实台阶、膝盖别内扣(对齐脚尖)。下楼更要命,慢点走,踩实了,扶着扶梯不丢人。
- 量力而行最重要:别学网上“爬100层瘦20斤”的猛人,尤其刚开的别逞能。膝盖酸了、疼了?立马停!感觉不对就拉倒,运动方式多的是。
- 这些人真别碰:膝盖本来就有问题的、体重基数真挺大的、平常走路都费劲的老年人,离楼梯远点儿,特别是下楼。膝盖这玩意儿,伤了难修!
经过今儿这亲身一轮,上下楼这膝盖的压力区别是刻脑子里了。运动是护好零件才能玩得长远不是?下次再爬楼,肯定谨记:爬升靠大腿,下楼靠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