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点开这种“催泪弹”?
我这人对那种动不动就拿亲情出来消费的视频,一向是有点抵触的。你懂,总感觉那是提前设计好的,专门用来让你哭,让你转发的。所以当《母爱如山》最新版本刷屏的时候,我一开始是直接划走的。
那个标题,那几个剪辑片段,就是一股子“快来看,快来哭”的味道。我当时心里还想着,这又是哪个团队在做流量生意?
小编温馨提醒: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绅士游戏/3A单机游戏大全,点我立即前往》》》绅士游戏下载专区
但架不住周围人都在说,都在转。我的几个平时不怎么发言的朋友,都跑出来说自己看哭了,说感触太深了。我就开始好奇了,这到底是内容真厉害,还是大家都太脆弱了?
我的“实践”过程:从分析到被打脸
我决定不能光看表象,得深入研究一下。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带着批判的眼光看。 我专门找了一个安静的晚上,泡了杯茶,把视频调到全屏。我的目标不是感动,而是要分析它的剪辑手法、背景音乐插入点、以及台词设计,看看它是怎么一步步进行“情感绑架”的。
第二步:详细记录情绪转折点。 我拿了个小本子,把视频里每一个让我感到心酸、或者设计得特别巧妙的点记下来。比如,母亲在病床上的那个特写镜头,配乐是怎么突然降下来的;孩子说那句“妈,我错了”时,镜头停留了多少秒。
第三步:比对现实生活。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发现,我越是想去解构它的套路,视频里演的那些细节,就越和我的现实生活贴合起来。特别是里面有一段讲母亲为了孩子,自己省吃俭用的部分。我突然想起我妈前段时间说她腰疼,我让她去医院看看,她硬是说没事,然后跑去给我外甥女买了条裙子。
最直接的“共鸣”引发的后续动作
原本我是想写一篇分析文,主题就叫《解密情感营销:母爱如山的流量密码》。结果,视频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的笔记本就合上了。
我不是被它骗了,我是被它照出了我的疏忽。那一下,批判的理性彻底崩了。我发现,我一直在忙自己的事业,觉得给家里打钱就是尽孝了,但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好好跟我妈聊过天了,连她的腰疼到底怎么样了,我都没追问过。
那种感觉不是感动,是愧疚,是猛地被现实扇了一耳光,火辣辣的疼。
看完视频的第二天早上,我谁都没告诉,直接推掉了两个会,从城里开车回了老家。我没有提前打电话,怕她又说在忙,不让我回去添乱。
我到家的时候,她正在院子里清理杂物。看到我突然出现,她愣了好几秒,手里还拿着把生锈的铲子。我没说别的,只是走过去,把我妈那把破了洞、舍不得扔的雨伞拿过来,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拉着她,直接去了市医院,把她的腰和腿都查了一遍。
她絮絮叨叨地抱怨我浪费钱,抱怨我大老远跑回来。但我知道,她心里高兴坏了。我这趟实践,不是为了分析一个爆款视频,而是被它逼着,从键盘前爬起来,干了件真正该干的事。
我发现,有些东西,真的不需要复杂的理论去解读,它摆在那里,就是让你行动的。看完这个视频的感受?总结起来就三个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