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幸福这点事儿,咋一步步往前挪的。以前我也迷茫,老觉得幸福这玩意儿虚无缥缈的,跟咱普通人有啥关系?后来碰了些钉子,吃了些亏,才慢慢咂摸出点味儿来。
最早那会儿,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幸福就是票子、房子、车子,还有别人看咱那羡慕的眼神儿。我就拼了命地去挣,去争。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早出晚归,饭都顾不上好好吃。那段时间,确实是攒了点东西,可回头一瞅,自个儿累得跟孙子似的,脾气也燥,家里人跟我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我就纳闷儿了,这物质是丰富了点,可这心里咋越来越空落落的?
后来有一次,我病了一场,不大不小,但在医院躺那几天,真是想了不少事儿。看着窗外头人来人往,我就琢磨,我这么瞎忙活,图个啥?万一哪天真撂挑子了,那些东西带得走吗?那时候我才第一次开始反思,我是不是把方向给搞拧巴了。
病好了之后,我就寻思着得换个活法。第一步,我先把自个儿的身体给拾掇利索了。以前老熬夜,现在尽量十一点前躺下,哪怕睡不着也躺着。以前胡吃海塞,现在注意少油少盐,多吃点菜。还开始逼着自己动弹动弹,哪怕就是下楼遛个弯,或者在家跟着视频做做操。你还别说,坚持了一段时间,精气神儿真就不一样了,感觉脑子都清亮了不少。
第二步,我就开始给自己找乐子,培养点不为赚钱的爱好。以前我总觉得干那些“没用”的事儿是浪费时间,现在不了。我把以前落灰的吉他给翻出来了,瞎弹弹,虽然不成调,但自个儿高兴。有时候也看看闲书,不再是那种功利性特强的工具书,就是看看小说、散文,让脑子放放空。周末,也不老想着加班或者应酬了,多抽时间陪陪家里人,哪怕就是一块儿做顿饭,或者去公园溜达溜达,聊聊家常,感觉心里头暖呼呼的。
我还学着清理自己的圈子和情绪。以前老爱跟人比,谁谁谁又升职了,谁谁谁又换大房子了,越比越焦虑。现在我明白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没必要啥都去争个高低。那些老给我带来负能量的人和事儿,我就有意识地疏远点。不是说绝情,就是觉得人生苦短,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让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上。多跟那些积极乐观、能让我开心的人待一块儿,心情自然也就敞亮了。
慢慢地,我发现,幸福这玩意儿,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它可能就是早上醒来看见阳光洒进来,可能是家人一句暖心的话,也可能就是你忙活了一天,安安静静地听会儿歌。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当我不再刻意去追求那些外在的标签,而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关注身边实实在在的小确幸,我发现,诶,幸福好像离我越来越近了。
现在回过头看,我这也不算啥多高明的法子,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调整,去感受。这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也会犯懒,也会焦虑,但大方向没跑偏。哥们儿姐们儿,要是你也觉得不痛快,不妨也试试从身边的小事儿开始改变,找到能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慢慢来,别着急。幸福这事儿,急不来,得自个儿一点点把它“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