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又是我,老张,来跟大家伙儿唠唠嗑,分享点我自个儿琢磨事儿的经过。今天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沉重,就是“江苏启东事件”。不过我这儿说的,主要是我自个儿怎么关注到这些事儿,又是怎么一点点去了解的,算是个实践记录。
最早的印象:从一件环保事件开始
说到启东,我这脑子里头一个蹦出来的,是好多年前的一件事儿了。那会儿我还在一家小厂里头干活,平时也就看看新闻,解解闷。大概是2012年那阵子,新闻上铺天盖地的,说启东那边因为一个日本王子造纸厂要排污的事儿,老百姓不乐意,闹起来了。
就爱看个热闹,也关心点民生。当时就特别留意了。我记得报道里说,好多市民都上街了,打着横幅,把市政府都给围了。场面搞得挺大,据说还有些冲突,车子电脑给砸了。更让我印象深的是,说市长都被迫穿上了抵制项目的T恤,还有个市委书记,因为不穿那个宣传衣,衣服都给扒了。乖乖,这事儿可真不小。
后来南通市政府反应也快,当天就宣布,永远取消那个日本王子纸业的排海工程项目。这事儿就算告一段落了。当时我就在想,这启东的老百姓,真是挺有血性的,为了家乡环境,敢站出来说话。后来还听说,这事儿里头,有几个人因为冲击国家机关、故意毁坏财物什么的,被判了刑。这算是我对启东的第一个比较深的印象,就是通过这么一件群体性的事件了解到的。
最近的关注:一桩令人痛心的悲剧
时间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启东这个地方,也就慢慢从我这种普通老百姓的视野里淡了些。直到最近,也就前一阵子,我又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或者一些新闻推送里,看到了“启东”这两个字,而且又是跟“事件”俩字儿连一块儿。
我这好奇心就上来了,寻思着,这启东又出啥事儿了?于是我就开始动手搜了搜。这一搜不要紧,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下来了。跟上次那个群体事件完全不一样,这回是个悲剧,一个刑事案件。
具体来说,是今年,大概是2024年9月23号晚上,在启东市的王鲍镇久西村,发生了一起杀人案。被害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干部,才25岁,姓沈,是驻村的干部。你想想,多年轻,大好的年华,就这么没了,真是让人心疼。
我又接着往下看,想了解得更清楚点。网上零零碎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大概是说,行凶的是一名54岁的村民。起因?据说,可能跟“低保户”的评定有点关系。因为这个事儿起了争执,然后就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女干部腹部被捅伤,没抢救过来。具体的细节,官方肯定还在调查,咱也不能瞎传。但这事儿给我的冲击挺大的,一个基层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就因为这样的纠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还看到网上有流传一些相关的视频画面,我没敢细看,太揪心了。家属肯定悲痛万分,也希望能有个公正的调查结果。
我的实践小结
你看,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从一个模糊的记忆,到主动去搜索,去筛选信息,去尝试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这也没啥特别的技巧,无非就是:
- 回忆和联想:先从自己脑子里已有的信息开始。
- 关键词搜索:用自己能想到的词儿,比如“启东 事件”、“启东 女干部”这些,去网上找。
- 信息筛选:网上的东西多且杂,得稍微辨别一下,看看哪些是重复的,哪些是比较可靠的信源,比如官方通报或者主流媒体的报道。
- 串联和理解:把找到的碎片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
我这也就是个普通人,用最朴素的法子去了解一些事情。启东这两件事,性质不同,但都挺引人深思的。前者是公众为了环境权益发声,后者则是个体间的矛盾激化导致的悲剧。今天把我这个了解的过程分享出来,也算是对自己关注过的事情做个记录。希望类似后面这种悲剧,能少发生,再也不要发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