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最近还真就折腾了一个章鱼小丸子的游戏。也没啥大事儿,就是周末闲得慌,寻思着搞点啥打发时间。刚好那天刷视频,看见人家做那个章鱼小丸子,滋滋冒油,看着就香,脑子一热,不如咱也整个“电子版”的尝尝鲜?
最初的想法和瞎折腾
我想得特简单。就弄个界面,点一下,出一个小丸子,再点一下,再出一个。多点几次,一盘章鱼小丸子不就出来了嘛听着是挺没技术含量的,但真动手了,发现坑还真不少。
美术细胞约等于零。你说让我画个章鱼小丸子,那简直就是要我老命。一开始画出来的,与其说是小丸子,不如说是几个颜色诡异的土豆,我自己都看不下去。后来没辙,网上扒拉了几个像素风的素材,勉强算是能看了。
然后就是那个“制作”的过程。我寻思着,怎么也得有点动态效果?比如:
- 点击空白烤盘,出现面糊。
- 面糊慢慢变成金黄色。
- 撒上酱料和柴鱼片。
结果?光是那个面糊从小到大,再从白到黄的渐变,就让我头秃。代码改了又改,效果总是不太对劲。要么变得太快,要么颜色跳跃得跟迪斯科似的。真是隔行如隔山,平时写写业务逻辑感觉还行,一到这种需要点“感觉”的东西上,就抓瞎。
磕磕绊绊的实现
后来我想通了,咱也不是要做啥3A大作,就是个自娱自乐的小玩意儿。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核心功能先搞定。于是我就简化了,点击一下,烤盘上“啪”地出现一个章鱼小丸子,直接是成品,带酱料那种。简单粗暴,但有效!
我还给加了个计数器,每成功“制作”一个,就计个数。想着要是能积累到一定数量,给个“章鱼小丸子大师”的称号,那也挺有成就感的不是?虽然这个称号功能因为懒,也没做上去,哈哈。
中间还遇到个特搞笑的bug。不知道为有时候点击速度快了,那个小丸子会直接飞出烤盘,满屏幕乱窜。我对着屏幕乐了半天,感觉像是章鱼小丸子成精了,要逃离我的魔爪。后来发现是坐标计算写错了一点点,改过来就好了。
折腾了两天,总算是弄出了一个能“玩”的版本。虽然简陋得不行,界面也丑丑的,但当第一个章鱼小丸子按照我的指令出现在屏幕上,然后一个个填满烤盘的时候,心里那股子满足感,还真是挺不错的。
一点小感想
现在这个小游戏就静静地躺在我电脑的某个角落里,估计也不会再打开了。但这个过程,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不在乎捏出来的东西像不像,关键是那个瞎鼓捣、瞎琢磨的劲儿。生活里总得有点这种没啥“意义”,但能让自己乐呵一下的小追求,对?不然天天对着KPI和需求文档,那也太没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