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搞的一个小玩意儿,一个我自己折腾出来的输入法修复工具。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因为我自己的电脑,老是抽风,输入法时不时就罢工,气得我牙痒痒。网上搜了一堆,要么没用,要么就是广告,烦都烦死了。所以一咬牙,干脆自己撸一个。
我得搞清楚这输入法到底哪儿出了问题。于是我就开始各种测试,卸载重装是基本操作,然后就是看系统日志,找错误信息。我以为是输入法服务没启动,就写了个脚本,检测服务状态,如果没启动就自动启动。结果,然并卵,还是时不时抽风。
后来我发现,有时候是输入法进程卡死了。这就有点麻烦了,直接杀进程重启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太粗暴了,万一正在输入东西,全没了。于是我就想了个稍微优雅点的办法。
我用 Python 写了个小程序,这玩意儿简单好上手。用 `psutil` 库来获取所有输入法相关的进程。然后,遍历这些进程,检测它们的 CPU 和内存占用率。如果某个进程的 CPU 占用率长时间居高不下,或者内存占用异常,就判定它卡死了。
判定卡死之后,不是直接杀进程,而是先尝试发送一个“软重启”信号。这个信号告诉进程,让它自己优雅地退出。如果进程不听话,那就只能强制杀掉了。
杀掉进程之后,再自动启动输入法。为了防止频繁重启,我还加了个计数器,如果短时间内重启次数太多,就暂停一段时间,免得把系统搞崩了。
这个小程序,我给它取了个接地气的名字,就叫“输入法救星”。平时把它放在后台运行,默默地守护我的输入法。
用了这段时间,效果还真不错,输入法罢工的次数明显少了。虽然还是偶尔会抽风,但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天重启好几次了。
这个工具还比较简陋,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比如,可以增加更多的错误检测机制,可以优化重启策略,还可以做个图形界面,方便配置。不过对我来说,目前够用了。毕竟能解决问题,就是好工具。
所以说,有时候遇到问题,与其抱怨,不如自己动手解决。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乐趣。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我其他的折腾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