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FTP中文版如何设置?图文步骤教你轻松搞定。

跟大家伙儿聊聊我以前捣鼓网站时候用的一个老伙计——LeapFTP。别看现在各种FTP工具五花八门的,想当年,LeapFTP可是我手上的一把好使的利器。

一、与LeapFTP的初相识

记得那会儿刚开始自己折腾个人网站,啥也不懂,就知道要把做好的网页文件传到服务器上。一开始用的是那种网页版的文件管理器,慢得要死,还老是断线。后来听人说有专门的FTP工具,我就去网上搜罗。那时候LeapFTP还挺火的,尤其是汉化版,界面瞅着也简单,不像有些工具看着就头大。

下载下来一看,安装包真小,就几百K,跟现在动不动几十上百兆的软件比起来,简直是清流。安装也快,点几下“下一步”就完事儿了,不带啥捆绑的乱七八糟玩意儿,这点我特喜欢。

二、摸索着建立第一个站点连接

装好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界面挺朴素的,左边是本地电脑的文件,右边是远程服务器的,中间是一些按钮和信息栏。看着挺直观。

要连接服务器,得先新建一个站点。我记得是点那个“文件”菜单,里面有个“站点管理器”,或者工具栏上可能直接有个像电脑带个小地球的图标,点它。

弹出来一个窗口,我就点了“添加站点”或者“新建站点”之类的按钮。这时候就得填一些信息了:

  • 站点名称:这个随便写,主要是给自己看的,比如“我的博客”、“客户的网站”,方便以后管理。我就写了个“我的第一个网站”。
  • FTP主机地址:这个最重要,就是你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FTP域名。我当时用的是服务商给的一串IP数字。
  • 用户名和密码:这也是服务商提供的,用来登录FTP服务器的凭证,可不能填错了。
  • 端口:一般默认是21,我那时候基本没动过这个,除非有些特殊的服务器会指定别的端口。

填完这些,我还记得下面好像有些“高级”选项啥的,我一般也不去动,默认的就够用了。然后点了“连接”或者“确定”。

三、开始我的上传下载之旅

信息要是都填对了,稍微等个几秒钟,就听到“滴”的一声或者看到右边的窗口刷新了,显示出服务器上的文件和文件夹了。那一刻,感觉特神奇,好像一下子就把我的电脑和远在天边的服务器连通了。

接下来就是上传文件了。我在左边的本地文件列表里,找到我用Dreamweaver(暴露年龄了哈)做好的那些html文件和图片文件夹。选中它们,可以直接拖到右边服务器上对应的目录里,比如wwwroot或者htdocs这样的文件夹。或者,也可以右键点击选中的文件,选择“上传”。

这时候,软件下方会有一个队列窗口,能看到哪些文件正在排队上传,上传的进度条,还有上传速度啥的。看着文件一个个成功传上去,命令栏里还会滚动显示“传送完成”之类的提示,心里那叫一个踏实。

等所有文件都传完了,我赶紧打开浏览器,输入我的域名,看到自己做的网页真真切切地显示出来了,那种成就感,甭提了!

下载文件也差不多,就是在右边服务器文件列表里找到要下载的文件,拖到左边本地电脑的文件夹里,或者右键选“下载”。有时候改了服务器上的代码,想备份一下,就这么操作。

四、一些使用小技巧和感受

LeapFTP用久了,也发现一些挺方便的地方。比如它可以保存多个站点配置,下次再用的时候,直接从站点管理器里选一个连接就行,不用每次都重新输IP地址和密码。

还有就是它的传输速度感觉也挺稳定的,很少出什么幺蛾子。虽然界面看着老旧,但胜在简单直接,不占啥系统资源,打开也快。对于我这种主要需求就是上传下载文件的人来说,完全够用了。

后来也用过一些其他的FTP工具,有些功能确实更多更炫,但不知道为总感觉LeapFTP用着最顺手,可能是先入为主。它就像个不爱说话但干活利索的老伙计,默默地帮你把事情办

现在LeapFTP可能已经停止更新很多年了,跟不上时代了,可能在安全性或者对新协议的支持上会有不足。但今天翻出来聊聊,也是一种怀旧,记录一下当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那些日子。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如果你也用过LeapFTP,或者有什么其他好用的老工具,欢迎留言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