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琢磨《匿名的好友》这歌词儿的事儿。也不是啥高深的技术活儿,纯粹是自个儿瞎折腾的一点记录。
话说那天,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脑子里就老是盘旋着杨丞琳这首《匿名的好友》。可能是最近刷小视频老能刷到这歌当背景音乐,也可能是某个瞬间突然就想起来了。反正,我就寻思着,干脆把这歌词好好瞅瞅,顺便给它抄录下来,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
第一步,找歌词。
这年头找歌词方便得很,我直接就打开了常用的音乐软件,搜了一下《匿名的好友》。哗一下,歌词就出来了。我没急着 сразу复制粘贴,想着还是得自个儿琢磨琢磨,感受一下。
第二步,准备抄录工具。
我这人有点老派,虽然电脑打字快,但我总觉得手写或者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更有感觉。我就打开了一个空白的文档,准备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歌词给它敲进去。这感觉,就好像以前上学时候抄歌词本儿似的,
开始逐字逐句“品味”与记录
我就这么盯着屏幕上的歌词,然后低头在键盘上敲打。
开头那几句,“杜松混合茉莉的风,回忆里被爱 那股悸动”,我一边敲,一边就在想,这“杜松混合茉莉的风”到底是啥味儿?挺玄乎的,但又好像能模模糊糊感觉到一种特定的氛围,挺能勾起人回忆的。
然后敲到“提起你名字 心还跳动 却没重逢”,这句可真是写到心坎里去了。咱谁还没那么一两个“提起名字心还跳动”的人?就是那种,明明已经没啥联系了,但偶尔想到,或者从别人口中听到,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
重点来了,就是这“匿名的好友”。
“不能握的手 从此匿名的朋友”,这句我来来回回敲了好几遍。我就琢磨,这“匿名的好友”是个啥状态?大概就是,曾经很熟悉,甚至很亲密,但可能躺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却再也没有互动,或者只有一些礼貌性的点赞,跟陌生人也差不离了。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但又像是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墙。
接下来是“也许我们当时年纪真的太小,从那懵懵懂懂 走进各自天空”。这句词儿,我觉着特实在。很多时候,一些关系的疏远,可能真的就是因为那时候太年轻,不懂事儿,处理不好一些矛盾,或者对未来没啥清晰的规划,走着走着就散了。也没啥谁对谁错,就是“走进各自天空”了。
我继续往下敲:
- “我的执着依然执着,与你无关泪自行吸收”——这写的多倔强又多无奈。
- “不能握的手 却比亲人更亲厚”——有时候,这种曾经的关系,在心里的分量,可能真的比一些名义上的亲人还要重。
- “但所有如果都没有如果,只有失去的温柔 最温柔”——这话说的,太扎心了。人总是对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念念不忘。
我这么一段一段地敲,一句一句地品。整个过程挺慢的,因为时不时就会停下来,发会儿呆,想想自个儿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儿。感觉这歌词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好多藏在心底的情绪。
实践完成与感悟
等我把整首歌词,从“杜松混合茉莉的风”一直敲到一句“只有失去的拥有 最永久”,文档也敲了小半页。我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这回“实践”,说白了就是一次认真的歌词抄录和个人情感的投射。没啥技术难度,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挺特别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我对这首歌的理解好像又深了一层。有时候,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接触一些东西,反而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这个《匿名的好友歌词》实践记录,就是我自个儿的一点小情怀和小动作。分享给大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类似的感受。反正,生活嘛就是由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偶尔泛起的小情绪组成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