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合卺礼是什么?揭秘传统婚俗的背景与含义

上个月拍汉婚主题写真时候,听摄影小哥提了嘴合卺礼,当时就纳闷这俩字咋念。回来一查才知道念"hé jǐn",光搞懂读音就费老大劲了。

古籍堆里翻线索

周末直奔图书馆古籍区,戴着白手套翻《仪礼》《礼记》,差点被灰尘呛死。发现周朝人结婚要用匏瓜(就是苦葫芦)剖两半当酒杯,新郎新娘各拿一瓢喝酒,喝完还得把瓢合起来绑红绳——这操作看得我一头雾水。

道具实操翻车现场

昨天下班冲去旧货市场淘葫芦,老掌柜笑呵呵递来个风干老匏瓜:"姑娘玩这个?现在搞中式婚礼的都用木雕的!" 硬是花了八十块买回来。刚想拿刀剖,发现这玩意硬得跟石头似的,菜刀差点崩出口子。

  • 换钢锯折腾半小时才切开
  • 苦瓤子溅得围裙全是黑点
  • 切口歪歪扭扭像狗啃的

古人喝什么酒?

查资料说要用玄酒(就是白水)和醑酒(甜酒),跑超市发现根本找不着。灵机一动用黄酒兑蜂蜜,又切了苦瓜片泡水里当玄酒。试喝一口脸皱成包子:"古人结婚也太遭罪了!"

深夜还原名场面

拖着我那口子当工具人:

  1. 让他举着破瓢右手在前(男左女右害他同手同脚)
  2. 交杯时葫芦老晃荡,酒洒了半桌子
  3. 按《东京梦华录》把瓢扣合,红绳系成同心结

重点来了! 实际做才发现:合卺根本不是交杯酒! 现代婚礼交杯是手臂互挽,古人各喝各的瓢再合体。考古教授论文里说合卺有三重意思:

  • 苦葫芦装甜酒=同甘共苦
  • 匏瓜合体=阴阳调和
  • 葫芦籽多=早生贵子

凌晨三点顿悟

举着手机拍视频时突然想通:为什么宋代之后改喝交杯酒了?合卺礼实在太麻烦! 葫芦要现剖,苦酒难入口,不如直接挽手喝甜酒痛快。那些婚俗含义倒是在红包和红枣被窝里传下来了。

折腾到半夜两点半,桌上黏着蜜酒渍,围裙沾满葫芦渣,摄像三脚架还砸了我脚趾。但看着粘着胶带的破瓢突然有点感动——老祖宗在酒杯里藏的道理,比现在某些婚礼上开黄腔的司仪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