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临时要回趟老家,我琢磨着试试携程买火车票。都说这玩意儿方便,广告打得震天响,页面花里胡哨的,朋友也用过几次没出大岔子,我就寻思试试呗。
第一步:查票选票
打开APP,输入出发地“上海虹桥”,目的地“济南西”,选好日期,一点查询,哗出来一大堆车次。速度快慢、座位等级、价格都列得挺清楚。我一眼相中那趟下午三点多的G字头高铁,二等座显示有票,标价389块。
我手指头一点“预订”,嗖一下就跳到乘车人信息页面。我之前绑定过自己的身份证,直接就勾上了。下头还列着一堆保险、接送站券、什么租车券之类的玩意儿,默认都是小勾勾打上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坑在这儿等着!”赶紧手动一个一个点掉,好家伙,全取消完,单票价才真是389。
第二步:付钱,心悬起来了
选完座,点支付,跳转到熟悉的支付界面。输密码,指纹一按,叮一声支付成功。订单生成的短信也发到手机上了,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但心里还是有点嘀咕:这钱交了,票到底锁住没?关键问题来了! 查订单状态只能返回携程APP里看,根本没法第一时间去12306官网核验。我等了五六分钟,订单状态还是显示“出票中”,那感觉就像钱被吞了似的。
又过了小十分钟,短信通知才叮咚一声又响了:“【携程】您的订单XXX已出票成功,车厢XX座位XX。”我马不停蹄打开12306官方APP,登录自己账号查订单——确实在官方购票记录里看到这趟车的信息了,座位号也对得上,心才真正放回肚子里。合着携程就是个二道贩子,票还是从12306系统走的。
第三步:取票乘车,惊险一秒钟
到了出发那天,拖着行李箱奔到虹桥站。去取票机插身份证打报销凭证,机器吐了张蓝色磁介质车票出来。一看票面信息,吓出一身冷汗!APP订单页面和短信里写的进站口明明是“北3”,这票上打的却是“南3”!这俩口子一头一尾,走错了绝对耽误事儿!赶紧逮着旁边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问,人家看了一眼淡定说:“你这趟车呀,南3北3都能进,站台是通的。” 行…虚惊一场。
踩过的坑和经验
这趟携程买票折腾下来,我算是摸清这里头的门道了:
- 加料坑:买票一步一定要瞪大眼!那些默认勾选的保险、租车、贵宾厅,就跟路边小贩卖螃蟹捆的大粗绳子一样,死沉还贵,咱不需要的就狠狠取消掉!
- 等待焦虑:付完钱别以为万事大吉!订单状态没变“出票成功”就是虚的。 携程处理得有快有慢,短则五分钟,长能拖到一小时。这时候干等没用,得稳住别慌。
- 入口迷惑:短信或者APP里写的进站口,别全信!一切以纸质车票或者12306官方APP里的乘车信息为准!特别是大站,南北进站口差个十万八千里,早点去,看清票面再挪步。
- 终极判断:票最终靠不靠谱?还得看12306!只有12306官方查到了你的乘车信息,这票才是真正捏在手里了。
所以你说携程买火车票靠不靠谱?能用!像绑定了12306账号这种复杂事它帮你搞定了。但你得是个精明的用家:眼睛要亮,默认勾选的钱包刺客要干掉;心要细,出票口进站口真伪要鉴别;手脚要快,及时去12306官网确认才算落袋为安。图方便可以,但完全闭眼用?免不了被坑一脚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