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蹲马桶刷手机那会儿,瞅见NASA推送了个大红标题,手指头一滑就点进去了。好家伙,“毅力号在火星挖到有机分子了!”直接给我整精神了,咖啡都顾不上喝,趿拉着拖鞋冲到电脑前,一把抓起鼠标就开扒。
一、硬啃生肉报告
官网那篇英文报告差点把我送走,满屏术语跟蚂蚁爬似的。我这暴脾气上来,直接把PDF甩进翻译软件,瞪着通红的眼睛一行行对照着看。中间卡在“aromatic hydrocarbons”这词儿上死活对不上号,折腾半天才闹明白——这不就是烧焦的烤肉渣子那种碳玩意儿嘛气得我猛灌了半杯凉水才压住火。
二、翻箱倒柜查老黄历
突然想起2018年好奇号也扒拉过类似东西,赶紧从书柜底层翻出落灰的硬盘。在一堆命名为“火星烧烤”“火星大排档”的文件夹里,总算扒拉出当年截图的新闻稿。好家伙,连当年NASA发布会视频都让我挖出来了,边嗑瓜子边对比,发现这回毅力号的采样点离老前辈隔着十万八千里!
两代挖宝成果对比:- 2018好奇号:盖尔坑黏土层,浓度低得跟味精似的
- 2024毅力号:耶泽罗陨石坑,有机分子像撒了孜然粉的烤串儿
三、厨房突发奇想
中午煮泡面时盯着锅里翻滚的火腿肠片,突然茅塞顿开!抄起锅铲当教鞭,对着灶台就给空气上课:“这火星就好比冻在冰箱三年的腊肉,有机分子就是渗进肉缝的酱油渍——你总不能说酱油渍证明腊肉自己会炒菜?!”
下午专门跑菜市场买了两斤五花肉,回家把肉片摊在阳台暴晒。每半小时拍张照片记录油脂渗出状态,跟火星岩石的风化图放一块比,看着照片里渗出的油花和NASA报告的分子图谱,乐得直拍大腿——这分子排列简直跟我家腊肉的油脂结晶一个德行!
四、重要发现得划重点
折腾到深夜终于理清楚脉络,红笔在打印稿上哗哗划道道:
- 有机分子 ≠ 外星人腌咸菜,可能是陨石快递的宇宙外卖
- 关键要看分子排的是二维码还是乱码(他们管这叫生物特征)
- 盖尔坑和耶泽罗双份样品说明——整个火星都是有机分子烧烤摊!
瘫在椅子上啃着晒蔫的腊肉,盯着电脑屏保的火星沙漠发呆。突然想到个绝的:要是三十亿年前火星真有生命,现在怕不是早被风干成腊肉干了?赶紧把这脑洞记在沾着油渍的便签纸上,明天直播跟网友唠这个准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