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琢磨着把“豆蔻年华”这词儿整明白。老听人说,可到底指几岁心里没谱。翻开本子就开干。
查老黄历
先冲古籍堆里扒拉。杜牧那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抄下来盯着看。掐指一算,“十三余”不就是十三四?再翻《汉语大词典》,白纸黑字写着“十三四岁少女”,手一抖差点把茶打翻——古人管十四岁叫“二七”,这数对得上!
校门口蹲点记
下午掐着放学点儿冲到小学门口。踮脚数穿校服的丫头片子,揪住邻居家六年级的娃问:“妹砸你几岁?”“十二!开学十三!”小丫头辫子一甩跑了。盯着那群蹦蹦跳跳的身影比划,正是抽条长个的年纪,后脖颈还带着奶膘。
- 身高普遍到我胸口
- 脸上嘟嘟肉没褪干净
- 书包挂满毛绒挂件
- 追跑打闹声能掀屋顶
翻车现场
晚上饭桌上显摆:“豆蔻就是初中生嘛”上初一的闺女猛抬头:“我们班主任说这叫金钗之年!”臊得我赶紧扒饭。饭后抱着《岁时纪》猛啃,果然撞见更扎眼的:
- 十二岁叫金钗
- 十三岁称豆蔻
- 十五岁及笄
啪地合上书叹气,敢情前几天写文把高中生叫“豆蔻”全翻车了。这词儿就卡在小学毕业到初中开学那道坎儿,十三岁独苗苗,多一岁少一岁都不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