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落泪情绪零碎歌词创作背景揭秘?独家分享歌曲幕后故事!

起心动念

事情得从上个礼拜三说起。那天半夜一点多,我躺床上刷手机,突然看见粉丝群里有人问:“《我落泪情绪零碎》开头那几句歌词咋感觉前言不搭后语的?是不是瞎哼的?” 我一看,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那歌评论区确实也有人这么说,看着真有点憋屈。我一拍大腿,不行,这背后故事必须给它整明白,分享出来!

翻箱倒柜找“碎纸片”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咖啡都没喝利索,我就直奔书房角落那个积灰的大收纳箱。这歌写那会儿,所有的草稿纸、录音片段全塞这里面了。一边翻一边念叨:“在哪儿在哪儿…” 翻得我灰头土脸的,心里也犯嘀咕,搬家那会儿该不会当废纸卖了?正着急,手指头突然碰到一个硌人的硬壳笔记本边角!

唰一下抽出来,封面黏着几张皱巴巴的纸片,可不就是它嘛最上面那张大的笔记本纸上,用蓝水笔狠狠划拉了几个大字——“情绪碎片拼盘?”(旁边还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底下密密麻麻全是划掉的词儿。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歌差点就不叫现在这名儿了。

淋雨淋出来的“神经病”歌词

笔记本底下还压着几张更寒碜的玩意儿:一张湿哒哒后又晒干的超市小票(上面模糊写着“视线糊了”),一张被咖啡渍晕开的物业缴费单(空白处挤着“旧铁盒叮当响”几个小字),还有几张从杂志上撕下来的边角料,用透明胶带粘着些零散的句子。

看到这些“证据”,那天下午那场神经病似的经历又回来了:就是那个闷得喘不过气的下午,我刚跟家里通了电话,有点烦躁,想写歌又找不到调,干脆揣个破本子出门瞎晃。走到半道,暴雨哗就下来了,连躲的地儿都没有!我浑身湿透站在雨里,看着路上车灯乱闪,雨点子砸在生锈的垃圾桶盖子上噼啪乱响。鬼使神差的,就从兜里掏出湿了半截的超市小票和圆珠笔,靠着便利店屋檐那点光,把脑子里的“视线模糊扭曲了路灯”写上去,雨水糊在纸上的感觉还在。

  • 脑子一抽: 回家后衣服都没换,拎起破吉他就开始哼唧刚淋雨的“感想”。
  • 手撕杂志: 感觉词不够“碎”,直接抽了本旧杂志,专看那些插图配文的只言片语。看见一句“尘封的旧时光”,撕下来!看见一句“心口沉甸甸”,再撕下来!胶带贴墙上。
  • 瞎拼乱凑: 把淋雨写的句子,电话里憋的烦躁,撕下来的“碎片”,全铺地上。自己像个神经病一样满地乱爬,这捡一张看看,那拼一块试试,“神经质/情绪零碎”这俩词就是地上摆着摆着,硬凑在一起的!

录音棚里的“翻车”现场

以为碎片凑完了就万事大吉?真正要命的是进棚录!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录音师大哥,东北人,人特爽快。他第一次听我磕磕巴巴念那些拼贴的歌词,眉头拧成个大疙瘩:“兄弟,你这…念经?还是外语?确定要这么‘零碎’地唱?” 给我整得老脸一红。

但我头铁,坚持就这么干!结果前面几遍录下来,效果那叫一个灾难:

  • 唱着唱着卡壳了,“旧铁盒叮当响”后面忘接哪句了(因为纸片太多,顺序老变)
  • 唱到“嘲笑我很狼狈”那句时,自己都笑场了,感觉确实挺傻
  • 最惨是那句“离开我无法蔓延的视线”,翻来覆去唱了十好几遍,舌头都快打结了才没跑调

后来真急眼了,灌了一大杯冰水下去,跟录音师说:“哥,你就当我刚淋完那场大雨,脑子进水了还没倒干净的状态来录,声音别太干净,带点喘不上气那种沙哑试试!” 就是这遍,感觉“对味儿”了,就是你们听到的那个版本。

名字拍板的“破罐破摔”

歌录完了,名字还没定。一开始想过用淋雨的场景,想过用“旧铁盒”,感觉都撑不起来。直到制作人老师听完整首歌,沉默了半分钟,看着我说:“你这不就叫‘情绪零碎’吗?那歌词碎的,都掉渣了,就叫《我落泪情绪零碎》!听着像有点毛病,又有点意思。”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诶,真挺贴切,整首歌可不就是这种破罐破摔、但摔得还有点美感的状态吗?拍板!就叫这个!

所以…

现在你们明白为啥开头那么“前言不搭后语”了?真不是我瞎掰,也不是故作高深。就是淋了一场雨,翻了一堆废纸片,在录音棚里跟舌头打了几架,3“破罐破摔”拼出来的神经质成果。那些“碎”的歌词,每一片背后,要么是雨点子砸的,要么是胶带粘的,要么就是我舌头打架的“杰作”。以后再有人说“瞎写的”,我就把这堆破纸片糊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