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到这个问题我就上头了
前两天刷短视频,看见人家结婚弹幕里吵翻了天,非有人说“新郎官”这词儿是打官老爷那儿来的。我一听就坐不住了,这跟我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的不一样!立马翻箱倒柜把我那摞快落灰的地方民俗笔记抄出来了,心说非得把这事儿整明白不可。
先奔着《说文解字》去了,想着“郎”字总该有个说法。结果翻半天愣是没找着新郎官的影子,光瞅见“郎”在汉代就是个尊称,跟当官儿关系不大。这不白忙活嘛我又不死心,想起以前在旧书摊淘过一本破破烂烂的《风俗通义》,说是东汉的。
图书馆里挖出个“活化石”
昨儿个起了个大早直奔市图书馆古籍部。管理员大爷看我一脸较真儿样,笑呵呵地从库房深处给我搬出一套线装书,书页脆得跟炸薯片似的,我大气都不敢喘。举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眼都看花了,终于在讲“婚娶篇”的旮旯里瞄到一句话——“新婿入室,尊长者皆呼为郎”。好家伙!这不就是汉朝管新女婿叫“郎”的实锤吗?心里直乐,赶紧拿手机咔嚓咔嚓拍下来,手抖得差点对不上焦。
老县志里蹦出个新线索
本想着找到汉朝证据就妥了,谁知道刚出图书馆门,手机就弹出一条冷知识推送。说是有学者考证,“新郎官”是隋唐科举搞出来的。给我整懵了,这不是跟汉朝那“郎”打擂台吗?我掉头又扎回图书馆,专门翻那些积了厚厚一层灰的州县地方志。一本本翻得灰头土脸,在一本《河洛旧闻》的夹缝里,看见一段小字:“隋开科举,新第登科者谓之‘新郎君’;民间慕之,遂戏称新婿为‘新郎官’”。我当场一拍大腿:“原来在这儿等着我!” 这“新郎官”根本就是隋唐老百姓图个吉利,把刚考上状元的新科郎君那名号直接扣到新女婿头上了!图个喜庆,盼着女婿也能有出息呗!
总算是给老规矩正了名
回家路上越想越乐呵,怪不得村里老寿星总念叨“新郎官要考状元”。合着这词儿兜兜转转千年,根儿上是咱老百姓的谐音梗和好彩头!什么当官不当官的,全是考状元这套考出来的!吃晚饭时跟我家老丈人叨叨这事儿,老头儿一听乐了:“我说当初娶你妈时,你太爷咋一直喊我‘官人’,敢情盼着我也去考个状元哪?” 差点没把饭喷出来。赶紧掏出小本本,麻溜儿把这波三折的考证过程给记瓷实了,生怕明天睡醒忘了这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