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扒梗之路
昨天半夜刷手机,突然看见朋友圈都在刷"芝士雪豹",给我整懵了。心想这又是什么新黑话,赶紧打开知乎搜关键词。好家伙,热搜榜第三挂着,立马戳进热榜话题。
全网地毯式搜索
先把微博抖音快手全溜了一圈。发现源头是个叫"我在故宫养雪豹"的土味账号,点开最新视频:饲养员举着奶酪棒逗雪豹,那豹子突然"嗷呜"一嗓子,弹幕瞬间被"芝士雪豹"糊满。
接着翻评论区考古,有人把雪豹吼声剪成鬼畜视频,还有人配上《爱情买卖》当BGM。最绝的是某位老哥用方言配音:"次——字——削——包——",这下彻底捅了马蜂窝。
总结爆火逻辑
拿着小本本整理到凌晨三点,发现网友玩梗主要就两条:
- 声音太魔性:雪豹那声怪叫像卡痰又像打嗝,跟"芝士"俩字莫名神似,听三遍脑瓜子就自动循环
- 万物皆可二创:表情包连夜更新,连我家楼下煎饼摊都挂出"加芝士雪豹套餐"
亲身实测环节
今早故意在晨会提了句"方案再改要变芝士雪豹了"。没想到九零后总监当场拍桌狂笑,九五年新人直接掏出手机放原声,全部门笑到捶桌十分钟。下午行政大姐订奶茶还专门问:"要芝士雪豹同款啵?"
深夜写稿顿悟
敲着键盘突然想明白:这梗能三天窜火,就赢在谁都能掺一脚。你学两声怪叫,他P张恶搞图,连广场舞大妈都知道拿这词逗孙子。比起那些要背剧情刷副本的梗,这种张嘴就来的快乐才是打工人刚需。
ps:刚才试了试用"芝士雪豹"喊我家猫,这逆子居然回了我一嗓子...完了,这下真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