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蹲马桶刷手机,看到个热搜说年轻人躺平不想卷了,底下有人甩出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差点把手机掉坑里——这帮人八成觉得陶渊明是嫌工资低才跑路的?啧,得把这事儿掰扯明白。
第二天一早就翻出《晋书》,顺手搜了份汉代百官俸禄表。好家伙,陶老头那"五斗米"根本不是月薪!人家当彭泽县令时领的是年薪四百亩地租子加十六斛米,五斗米是日均补贴!换算成现代工资水平,折合月薪起码四万人民币起步,够我在北京交半年房租了。
- 翻《中国历代度量衡考》查晋代一斗≈20升
- 比照《居延汉简》米价记录+现代粮价波动系数
- 套《汉书·食货志》基层官吏待遇计算公式
查着查着发现更要命的事:古代县令得自掏腰包雇师爷、养差役,连官服印信都要自己置办!东晋那会儿战乱频发,收税指标却年年涨。陶渊明上任八十多天就碰上督邮巡查,要克扣百姓口粮当"孝敬"——这不就是逼人当黑心中介吗?
更绝的是后来在图书馆角落翻到宋代《靖节先生年谱考异》,里面记着他辞职时欠的"公廨钱"折合现在六十多万。好嘛工资没到手先背债,换我也得连夜卷铺盖跑路!
晚上把资料摊了满桌琢磨:哪是什么"五斗米",分明是拒绝拿百姓骨头熬油!唐宋搞"青苗法""火耗银",明清有"漕粮踢斗",现在某些公司让员工自费垫项目款,套路跟督邮收"常例银"有啥区别?都是让你跪着把活干了还得谢主子赏饭。
干脆用红笔在资料堆上写大字报:"不是嫌米少,是拒吃人血馒头!"这老头摔官帽甩的不是清高,是甩给天下打工人的启示录——跪着挣钱容易得软骨病,腰杆挺直才配吃安心饭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