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早上刷抖音时候,突然蹦出来个词儿叫“小镇做题家”,给我整懵了。这玩意儿听着既不像夸人也不像骂人,但评论区吵得跟打仗似的。好奇心一上来就压不住,干脆撂下筷子,抄起手机就搜,想看看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第一步:查资料查得我头大
我先是打开平时存资料的几个地方,翻了几篇分析文章。又找了几个教育专家的公开课视频,一边看一边在笔记本上瞎划拉。结果越看越不对劲儿,发现这词儿背后水是真深。
扒拉出来的关键点大概这些:
- 专家A说:压根儿不是新词儿,早十几年就在高校里偷偷传了。
- 报道B里提:有些小地方孩子是真能做题,衡水模式全国都抄。
- 最扎心的数据:有个贫困县中学,一本上线率90%,但学生抑郁症比例也高得吓人。
看到有个学生跳楼的案例,我愣是抽了半包烟才缓过来。教育咋就搞成你死我活的战场了?
第二步:找我弟唠了仨钟头
想起我表弟就是正儿八经县中考出来的,立马给他弹了个视频。这小子现在在互联网大厂当码农,张嘴就吐槽:“哥,我们镇上高中那会儿,早上五点半操场集合背单词,晚上做题做到宿管砸门,真特么跟坐牢没两样!”
他爆了几个猛料:
- 高三那年全班50人,40个戴上了眼镜
- 学校月考排名直接贴走廊,倒数名字用红笔描
- 他同桌考砸一次,被他爹用皮带抽得三天没坐下
听着电话那头唏哩呼噜的吃面声,突然觉得碗里的牛肉面都不香了。
第三步:自个儿琢磨出点门道
下午蹲阳台晒着太阳整理笔记,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能光骂学校。抄起红笔在打印的资料上狂画:
1. 城里学校:钢琴马术随便选,申请国外大学有顾问
2. 县中孩子:教材摞起来比人高,考卷能铺满操场
3. 致命问题:两边都在拼命,但跑道压根不在一个世界
专家说得对,这根本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就像让蹬三轮的和开跑车的比速度,你蹬得再快,车轱辘冒火星子也追不上!
拍板总结
晚上遛狗时候还在琢磨,路灯底下差点踩狗屎。“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真特么是无数普通家庭孩子的血泪史。他们除了拼命刷题根本没得选,可等爬出题海才发现,社会早变天了。
最憋屈的是什么?
这帮孩子花了十几年练就的“做题神功”,进了社会大半直接废了。公司要你会来事儿,要你会搞关系,要你能创新,可特么没人在意你三角函数多牛逼!
刚才看见楼下教育机构的广告灯箱又换了,血红大字写着“改变命运从刷题开始”,真特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