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刚毕业那会儿说起。那阵子租了个老小区顶楼带露台的房子,穷得叮当响,整天对着电脑敲代码,人都快发霉了。
一、意外来客
有天早上扒拉泡面,听见露台花盆叮叮当当响。我叼着筷子出去一看,嚯!一只巴掌大的小松鼠正抱着我晒的花生,腮帮子鼓得像俩球,见了我也不怕,小眼珠子滴溜溜转。我乐了,干脆抓了把花生米搁在墙角瓷砖上。没想到这小东西第二天真带着全家老小来了,俩大的带三只毛没长齐的崽,排着队来领救济粮。
二、斗智斗勇
打那天起,我每天定时撒粮。可它们蹬鼻子上脸!先是偷啃我种的多肉,又把我晾的玉米棒子拖得满天台都是。气得我弄了个喂食台,结果人家嫌位置不隐蔽,叼着玉米直接跳上晾衣杆,粮食渣子全掉我洗干净的白衬衫上。后来学聪明了,往喂食台底下粘了几片树皮伪装成树洞,这帮大爷才肯老老实实吃饭。
- 第一招记录:用铁丝网把花盆罩成笼子,结果松鼠崽子从网眼钻进去,吃得肚皮滚圆差点卡住
- 血泪经验:喂核桃必须提前敲开缝!有回看它抱着整颗核桃啃半小时,门牙磕得咔咔响,我都替它牙酸
三、巴掌大的老师
真正让我服气的,是去年寒冬那场事。零下十几度的天儿,我发现那只最皮的花尾巴松鼠好几天没出现。正担心,突然看见它叼着根比它还长的枯树枝,跟喝醉了似的在天台栏杆上晃悠。眼瞅着要摔下去,它居然把树枝横卡在两根水管中间,三两下蹿进我废弃的旧花盆里——敢情是在造房子!后来我才懂,它叼回来的是香樟枝,气味能驱虫防潮。
这事儿直接刺激我把写了半年的项目推翻重构。以前总想着搞个大框架,结果越堆越乱。现在学松鼠囤粮,核心功能先做扎实;学它搭窝,模块能复用就绝不重写;连收集用户反馈都搞成分类囤积法:急需改的放桌面便利贴,长远优化的存电子表格。效率直接翻倍。
四、吵吵闹闹的家人
要说最意外的收获,是它们治好了我的社交恐惧症。有回正直播写代码,花尾巴突然蹿到摄像头前表演倒挂金钩,直播间瞬间炸锅。后来观众都养成习惯了,到点就刷弹幕问:“今日松鼠联机了吗?”连甲方爸爸开视频会议,看见我露台栏杆上排队啃松子的松鼠队,冷面老板都笑出褶子:“小伙子挺有生活!”
七年过去,我搬了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特意在院里种了棵大核桃树。当初天台那窝松鼠的后代,现在还会翻墙过来敲我玻璃要坚果。有次加班到凌晨三点,打开窗发现喂食台上整整齐齐码着六颗橡子——行,当年偷我的玉米,现在终于知道回礼了!